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东城

东城区“小巷管家”成团 街巷美丽再升级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2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李冬梅

  从2018年4月开始,“小巷管家”正式“脱单”抱团以来,无论是在维护社区环境、助力社区建设、宣传栏设计,还是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都让老百姓感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团队打造定制版阅报栏

  这个与众不同的宣传栏,出自“小巷管家”宋雅军和她带领的“小巷管家团”之手,“刚开始的时候,我把在报纸上看到的文章放在宣传栏里,包括一些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甚至养生小知识什么的。不过,有街坊反映,这些东西我们都能在报纸上看到,没啥新鲜的。后来我就把社区和我们管家团做的一些活动的照片打印出来贴上去,再装饰一下,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大家还在宣传栏前讨论当天的活动,说下次再有活动他们也要参加。”

  受到启发的宋雅军立刻召集了她的光明社区明院“花香管家团”成员,大家按照兴趣特长进行分工,喜欢摄影的刘叔叔负责拍照,从编辑岗位退休的张阿姨筛选照片,擅长文字的李阿姨则承包了撰写宣传材料的工作,“这样一来,确实取得了一定宣传效果,以前居民路过宣传栏最多瞟一眼,现在大家都站在宣传栏前边看边讨论,还催着我们团员更新。”宋雅军介绍。

  “小巷管家”破解停车难题

  停车难是幸福社区多年以来的顽疾,首先想到要借助团队力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是火桥北里的“小巷管家”杨玉崑。为了解居民诉求,杨玉崑和团员们挨家挨户发“停车管理调查表”,发现占居民总数62.8%的人愿意进行停车管理。

  在与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多次沟通后,小巷管家团还参与了现场测量确定停车位。有人说:“这么专业的事儿,你们老头老太太瞎掺和什么?”

  这回,停车公司的测量人员把质疑声“怼”了回去:“‘小巷管家’人熟地熟,能考虑很多综合因素,我们当然要听取他们的建议。”事实确实如此,在规划停车位时,“小巷管家”提出:“这条路把头有几户老人行动不便,要推轮椅,是不是留宽一点儿?”经过一番建议,停车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都佩服“小巷管家”的脑中装着幸福社区火桥北里的“百科全书”。

  如今,幸福社区召开了由居民代表、社区、停车管理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征求意见会;“小巷管家”作为街巷的“大管家”,再次协助发放调查问卷掌握每户需求。到目前为止,初步确定了固定车位、错峰停车等原则。

  “因为成了团,‘小巷管家’们的‘胆子’更大了,力量也更足了。”龙潭街道文明办主任马琳说:街道13支“小巷管家团”共发起项目模块15项,涵盖环境治理、停车管理、邻里帮扶、商户共治、文明倡导、文化服务等6类。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小巷管家团”积极调动社区内各类资源参与其中。目前,8家社会单位、22名“双报到”党员、4个党组织参与了“小巷管家团”发起的项目。


[供稿单位:东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