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东城

东城区安全社区建设层层发动 “三·三”机制成效显著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2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根据2015年制定并下发的《北京市东城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要求,确立了东城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三年“三步走”整体规划,经过三年安全社区创建推进工作,最终形成“668”三级梯队(东直门、东华门街道已经获评国际安全社区),包括六家(东华门街道、东直门街道、前门街道、王府井地区、交道口街道、安定门街道)2017年获评市级安全社区的单位,六家(建国门街道、朝阳门街道、东四街道、前门管委会、东花市街道、崇外街道)2018年获评市级安全社区单位和八家(和平里街道、景山街道、天坛街道、龙潭街道、北新桥街道、永外街道、体育馆路街道、北京站地区)计划2019年参评市级安全社区的单位。

  2015年东城区正式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东城区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东城区安全监管局,负责东城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等工作。东城区全面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后,东城区安全监管局建立了“三·三”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前往建设单位的培训、协调、座谈“三位一体”交流指导体制,成立了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专门科室负责、专职人员管理的“三专一体”的日常管理体系,制定了每周听取辅导机构汇报,每月召开专题调度会,每季安委会集中通报的“三级一体”跟踪督导模式、组织了由全国安全社区建设专家授课的全区相关单位主管领导参加的创建工作指导培训会,每月邀请辅导机构专家对建设单位进行专题辅导,每季度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调度座谈会,每年组织一到两批创建单位主管领导参与的市级安全社区建设培训会等。

  根据市局评审安排,安全社区建设分为储备库备案、建设库入库和最终评审三个阶段。除了储备库备案为书面备案,建设库入库和最终评审均由评审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考评。为了督促第二批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做好评审迎检工作,2018年10月,东城区安全监管局主要领导带队,协调专业指导机构,深入创建单位进行交流督导,通过“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沟通,“心连心”对话,确保第二批6家单位在10月18、19日及23、24日安全社区评审工作能够上下一心、积极展示我区良好创建成果,打好迎检评审的攻坚战,最终为顺利获评了市级安全社区奠定基础。

  10月30日,东城区安全监管局召开了第三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调度会,大力推动第三批8家单位做好安全社区划库筹备工作,12月中旬,东城区安全监管局组成了由陈君局长带队、相关领导陪同,安全社区创建指导专家等参与的创建工作督导组,先后赴北京站地区、永外街道、景山街道等安全社区第三批创建单位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专题座谈会,会后由安全社区创建指导专家开展了集中培训,通过督促、指导创建单位积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真抓实干地做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为2019年评审奠定好基础。

  通过两年的安全社区创建,第二批成功创建的六个单位在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燃气安全、居家安全、老年人及残疾安全、校园安全、环境安全等9领域共计开展了近百个安全促进项目,其中建国门街道的小巷管家环境安全促进项目和“爱心理发室”敬老助残健康促进项目,前门管委会的地区风险地图绘制项目,东四街道消防安全“周末清洁日”项目及实施胡同交通微循环项目,朝阳门街道生产经营单位“多合一动态清零”及居民家庭用电安全隐患排查项目,东花市街道医养结合居民服务项目及物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崇外街道的社区多元治理项目及回迁小区的消防设施改造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有效整合了辖区各类资源,提升、夯实了地区安全基础,已初步建立了“街道主导、部门牵头、社区联动、居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各促进项目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社会治安有了明显的改善。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仅要完成创建的阶段性任务,更要持续查找地区安全隐患和风险,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东城区安全社区的持续创建,健全伤害监测体系,以项目化运作模式不断提升地区安全基层基础,减控各类伤害,推进地区安全稳定态势不断好转,为辖区居民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供稿单位:东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