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安全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挑战。统筹做好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在考验中筑牢安全防线,是当前应急人最重要的责任和担当。为确保辖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东城区应急管理局及各街道(地区)专职安全员干字当头、蹄疾步稳、毫不松懈,全面、持续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一、查重点,领导带队、靠前指挥
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复工企业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带队实地检查东城区重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和商超等人密场所。
东城区副区长薛国强在疫情期间多次带队对施工现场、工业企业及商超等人密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复工企业严格执行市区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疫情防控规定,进一步增强防控意识,加强疫情期间人员管控,严格落实返京人员隔离要求,坚决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对重要点位加强消毒频次,保证消毒效果;同时,做好复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排查各类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确保生产安全。
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谢清顺率检查组到东城区督导工业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安全工作,要求企业毫不放松继续做好各项防疫措施,防疫在前,有序复工,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东城区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工作进展给予肯定。
此外,市局执法人员来到东城区,指导区应急管理局对辖区内商超进行检查,要求超市做好顾客体温测量和严格进出管理工作,对客流密度过高区域加强巡视和引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尤其在防疫关口,各复工企业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安全,积极主动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聚焦点,党组领队、勇于担当
自2月21日启动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以来,东城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全面统筹、周末停休、全力以赴,冲在复工复产防控工作第一线。局党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针对辖区企业特点,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全员出动、深入一线、兵分多路,带领执法人员对东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商务楼宇(园区)和医学隔离场所进行实地检查。
一是分6个专项检查小组,对东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全覆盖”实地检查。严格按照工业企业防疫检查“16条”检查项,对照台账,逐一开展防控登记排查,涵盖防控责任落实、员工健康教育、分类防控返京人员、公共场所消毒、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和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等内容。为保障安全、加强宣传,向台账单位发放《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给复工复产企业提供参考。
二是成立7个专项督导检查组,每日对商务楼宇(园区)进行检查,持续跟进“回头看”。监督检查人员对存在问题的商务楼宇(园区)管理单位和入驻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其按照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防控指引(3.0版)》最新规定,严格控制企业每日复工人数上限,防范人员聚集,并做好“健康宝”应用;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精准、精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高度警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不误”。
三是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副区长薛国强任组长,区应急局、区城管委、区住建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东城消防救援支队为成员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力量,采用联合执法、各司其职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医学隔离场所全覆盖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房屋主体结构安全的执法检查。
三、全覆盖,严格执法,强化服务
东城区应急管理局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疫情宣传,统领执法人员及各街道(地区)专职安全员双线作战,全面开展复工企业摸排检查。
一是开展工业企业多轮次全覆盖检查。按照市局要求,在前期工业企业防疫检查“16条”的基础上,增加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重点检查内容“16条”,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到危险作业、用电安全再到应急预案及应急疏散演练,东城区应急管理局充分利用检查系统“疫情防控”模块,正式启用信息化系统对工业企业开展“双16条”监督检查,做到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同时检查、同时监督、同时指导。
二是开展复工企业摸排检查。充分调动街道(地区)专职安全员队伍,摸排辖区复工企业情况,建立复工企业台账,对复工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和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实做细各项防控措施,提醒员工不能松懈,做好自身防护,同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督促企业参加东城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的“安全生产明白人”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专题网络培训,通过复工疫情防控理念、个人防护重点区域及建议、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等课程全面提高企业和员工防护意识和能力,受训者已达3万余人次。
四是扩大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在对企业进行防疫安全执法检查、复工复产安全指导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向企业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督促企业在显著位置公示《企业疫情期间每日到岗人数上限公示》,组织全体员工安装使用“健康宝”小程序。有针对性地把防疫知识和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普及,赢得企业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