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户籍窗口,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不论酷暑寒冬,这里总有每一名民警的微笑,向前来办事的居民展现着温暖与和善。近日,东城辖区各派出所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工作中的点滴日常。
这里的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便民不只是说说”
对于老年人来说,办事政策及程序相对来说较为难懂,且复杂。今年5月,辖区里的王叔和他爱人来到建国门(南区)派出所,给在外地的孩子办理市外进京投靠业务。然而,王叔不仅独生子女证原件丢失,而且履历表与档案摘抄表存在盖章不一致的问题。民警刘佳主动添加老人微信,不论工作或休息期间都随时随地指导老两口注意事项。
当接到手续办理好的消息后,王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激动地大笔一挥,撰写出了一幅书法作品,字迹中充满了对民警刘佳无尽的感激和敬意。
窗口+社区=最佳CP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家住炒豆胡同的徐先生有个困扰多年的烦恼,因为家庭的房产情况特殊,女儿的户口一直滞留在原户籍地,没有办理迁入。
6月初,徐先生鼓起勇气,带着满满一大袋子的材料来到交道口派出所给女儿办理迁入手续,在办理过程中,民警刘静了解到,刘先生特殊的家庭房产情况可能会延误户口的迁出,导致卖房违约和经济损失。
为了帮徐先生避免损失,刘静立即与社区民警巩天峰进行沟通,当天就完成入户调查,并出具了相应报告。原本让徐先生头疼不已的问题,在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的通力合作下,短短几天就圆满解决了。
温暖的“三分钟” “这里的人情味十足”
永外派出所户籍室内,时钟的指针刚刚指向上午九点。户籍民警徐淼正在为一位老奶奶办理户口迁移,突然,边上传来一阵轻微的惊慌声。只见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眼神游离,身体微微颤抖地站在父亲身旁,仿佛这个喧嚣的环境对他来说是一种考验。
徐淼瞬间洞察了男孩的不适,缓缓走上前去,轻柔地询问这对父子:“需要帮助吗?”经与这对父子简短的交谈,她得知小男孩患有自闭症,这种环境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吵闹。
徐淼轻轻地将大厅的其他居民引到另一侧,并耐心解释,希望他们给这对父子留点空间。而辅警李霞则迅速为男孩准备拍照和手续办理的工作,确保一切流程快速且无干扰。
只需三分钟,短短的三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整个户籍室仿佛被温暖的光线所包围,小男孩的眼神也逐渐从恐惧转为放松。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有着它的重要意义。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而温馨的社区图景。
别着急,晚不了 “一张证件,背后是温暖与关爱”
“谢谢警察阿姨,因为您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参加考试!”6月初的一个下午,安外大街派出所户籍办事大厅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对母女焦急地冲了进来。正在值班的于伊楠立即上前了解情况。“考试就要到了,孩子的身份证丢了,怎么办啊?”母亲焦急的几乎就要泪奔。
于伊楠用温柔的语调安抚她们:“你们啊,别着急,晚不了,咱们从考试前一直到考试结束,都会开通绿色通道,专门应对考生证件丢失这类突发事件的发生。”说话间,于伊楠将这对母女领到专门的窗口,并向办理民警说明了情况,很快手续就办完了,这对母女临走时还有点担心,生怕拿不着。
第二天,崭新的身份证就送到了学生手中。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离别时,孩子对于伊楠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谢谢警察阿姨,因为您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参加考试。”这一句话让于伊楠的心里暖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帮助,都是在为这个社区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派出所户籍窗口这里没有华丽的言辞,只有真实、真诚与实在的服务。一个个小细节构建起便民的桥梁,还有满满的温暖。
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微不足道,但很温热。东城公安,在细微之处,用心谱写为民服务的平安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