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法院开发区法庭所在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构建“高精尖”经济机构的主战场。辖区高新产业云集,已形成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为实现亦庄开发区长足发展,已形成“北京?亦庄”发展名片。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发区法庭党支部立足审判职能,全力战“疫”,打好防疫+审判的“组合拳”,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党建引领 主动投身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作为基层一线派出法庭,开发区法庭党支部担重任、讲奉献,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党员社区“双报到”,联防联控共战“疫”。“请出示证件,给您测量体温。”这是开发区法庭李宝才庭长自疫情以来的第九次社区执勤。疫情伊始,开发区法庭党支部便积极响应党员“双报到”号召,深入社区防控一线,积极配合社区做好摸排登记、人员管控、环境消杀、防疫宣传、联防联控等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部党员均已前往社区志愿服务5次以上,至今支部的10名党员值勤累计超过75人次。
党员社区“双报到”
主动请缨管委会,助力开发区防疫“钢铁墙”。面对开发区居住人员流动大、疫情防控难等问题,开发区法庭党支部主动与开发区管委会沟通防控需求,与荣华街道建立“定时定点”社区志愿服务,并开展“抗击疫情、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广大党员干警主动担负起防疫“宣传、预防、排查和管控”的责任,自觉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信息员、示范员,始终站在社区防疫最前线。社区崔主任提起法庭党员们,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法庭干警们干活不用催、上岗不用查,不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还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是我们开发区抗疫前线一道亮丽风景线。”
“心中装着人民,脚步下沉一线。脚下沾满泥土,法槌更有温度。”通过亲身参与这场战“疫”,党员与社区群众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干警们对于“司法为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上下一心 打造专业硬核队伍
为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开发区法庭党支部积极推动存量案件的审理,加强审判理论学习,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实现在线审判常态化,对社区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思路。
努力把疫情对审判质效影响降到最低。为了保障庭内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自疫情发生以来,李宝才庭长都住在法庭。为了利用好疫情期间的空闲时间,李庭长组织干警进行审判业务学习,通过微信群多次进行读书分享会,要求“每个亦法人都要靠真才实学、真本领服务开发区经济”。
疫情期间要确保审判工作不停摆,对此干警们利用“北京云法庭”系统,积极推进线上庭审、谈话工作,并创新“探+送+建议”的线上办案流程。“探”,即与当事人电话沟通,了解是否有调解意愿及调解方案能否达成;“送”,即及时与被告协商通过电子送达的方式向其送达起诉书和证据扫描件;“建议”,即建议被告准备书面答辩状,双方当事人尽快进行证据交换,并在庭前准备质证意见,引导各方诉讼主体依法有序参加在线诉讼活动。依托该线上办案流程,开发区法庭自复工以来,已结案百余件,达成庭前证据交换近百件,确保审判工作不断档。
做好开发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捍卫者”。为辅助管委会做好稳人心稳市场工作,开发区法庭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紧急抗疫?法律咨询组”,开发区法庭通过政策措施解读、法律科普知识发布等途径为辖区街道提供法律帮助;为防范疫情引发辖区劳动争议案件激增,开发区法庭多次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电话沟通了解疫情期间辖区劳争案件的运行态势及特点,为后续工作进行预判,提前研究工作预案,强化调解与诉讼、仲裁与诉讼快速沟通联络机制,精准稳妥推进开发区企业复工复产、为开发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毛希彤副庭长向有关单位了解
疫情期间辖区劳争案件的运行态势及特点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开发区法庭党支部成员报名在前、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努力守护好脚下的“防火墙”,护好身旁的“隔离带”。这支以“真专业、真务实、真情怀”为努力方向的审判队伍,在做好审判工作、提高专业学习技能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奏响铿锵前行的战“疫”强音,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