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意味着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增多,家长因工作可能无法时时监护,这种监护空档期就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将魔爪伸向未成年人。因此,暑假期间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要注意防范性侵犯罪。这里有一份给家长们的未成年人防性侵指南,请查收。
防性侵教育须从小开展
事前预防是减少性侵未成年犯罪的重要方法。在现实中,家长觉得没必要或羞于向孩子普及性知识,导致部分未成年人的防性侵知识处于空白状态。部分未成年人在遇到侵害后,虽然感觉不舒服,但因为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而不说,导致长期遭受侵害。例如,小红小学一年级时经常在小区假山后面遇到一个怪叔叔,以称体重为由要求抱抱小红,当时小红只觉得怪怪的,没有跟父母说,一次与父母一起看法治节目的时候想到自己的遭遇,才知道这是猥亵行为,后告知父母并报警。
未成年人可能遭遇的性侵害常见方式
传统的性侵害主要包括强奸、猥亵,案件办理中常见的性侵方式以身体接触为主,包括碰触、搂抱未成年人身体,接触隐私部位,以搂抱名义对未成年人身体进行挤压摩擦等。此外,还存在非接触式的性侵,例如与未成年人谈论或向未成年人裸露性器官、以交友的名义诱惑未成年人进行裸聊、拍摄裸体照片等。
检 察 官 提 醒 您
家长作为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守护者,对孩子们进行防性侵教育刻不容缓。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寻找教育契机
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生活场景中自然引入防范性侵教育。如在给小龄未成年人洗澡时引入“裤衩背心覆盖的地方不能让别人摸、小秘密和妈妈分享、不保守坏人的秘密”等内容,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概念:裤衩、背心覆盖的地方不能裸露给别人看,只有家人帮助洗澡的时候或者医生检查且家长在场的时候才能触碰。另外,家长可以通过场景设定帮助孩子练习如何处理问题,如有人让带路怎么办、有人让孩子坐在腿上怎么办,有人让孩子摸隐私部位怎么办。通过场景练习,教孩子学会说“不”,并告知孩子遇到事情及时告知父母。
对于初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可以谈心谈话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及交友情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并适时进行引导,避免因好奇或跟风主动发生性关系。关注孩子的网页浏览、网络交友等情况,引导孩子尽量避免接触网络色情。
不要轻易让孩子在隐蔽的空间独处
隐蔽的空间意味着容易潜伏恶魔,那些你以为的安全可靠只是你以为的,恶魔就是抓住这种空子,进行违法犯罪的。家长们不要轻易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不要等狼来了再追悔莫及。
永远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亲子之间的信任是保护孩子最好的武器。要构建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们明白,无论他遭遇什么、无论他做了什么,家长永远和他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要引导孩子在遭遇性侵犯罪后第一时间克服恐惧以及被胁迫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及时向父母求助、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