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他们化身守护。防控在即,他们毅然冲锋!他们是父母子女的依靠,更是这场突如其来疫情的坚定逆行者。他们,便是大兴区司法局派出的六名英勇抗疫“战士”!
1军人的战场不是只有枪炮袁小平作为隔离点的“副总指挥官”,从组织领导,到具体工作落实,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处处尽显兴司人守初心、担使命、奉献自我的精神。在做好统筹规划的同时,凡事他都会亲力亲为,充分发挥了退伍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本色。他就像是一只陀螺,每天不知疲惫地穿梭在每一层楼,安全出口确认、消杀死角是否到位、医疗垃圾存放处、物资保障等等,他都会细心查看,生怕有一点疏忽遗漏。身边同事看到稍有年长的他这样忙碌,总是劝他休息一下,别把身体拖垮了,而袁小平却从未停下脚步,他说“没关系,我不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很荣幸能成为这场抗疫接力赛的一员,为全力护佑百姓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到隔离点工作就是上战场,穿上了“防护服”就是一名战士,工作必须认真负责,防疫要毫不松懈,这是我给自己的工作标准,更是一名退役军人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袁小平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着退役不褪色的硬核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定信念,为筑起阻击疫情的屏障贡献着自己的坚实力量。
2疫情当前,使命在肩李想作为隔离点人文关怀组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隔离人员生活方面的大事小事,办理入住、测量体温、协调解决不同生活习惯带来的种种问题等,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隔离人员,要第一时间安抚住他们的急躁情绪,耐心劝说,同时还需要把隔离期间各项注意事项跟大家讲清楚。冬天的厚衣服套上防护服后难以行动,户外冷,进屋热,长时间穿着防护服,衣服常常被汗湿透。期间为了避免暴露,还要尽量减少喝水和上厕所次数。李想就这样从早忙到晚,紧戴着隔离手套的双手早已麻木,声音也逐渐嘶哑,而他却一直坚守着,毫无怨言。除此之外,在休息时间李想还不忘在各个管控微信群内开展心理疏导、宣传防疫知识,让大家理解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同时鼓励大家调整心态,携手共克时艰。
3战“疫”关头,是党员就该挺身而出什么是共产党员?面对我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王晓亮再一次给出了响亮的答案。为什么说是“再一次”,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奔赴抗疫一线了。去年疫情爆发最严重时期的驻村防疫有他的身影,严防境外输入的关键时期他主动请缨“征战”机场。这一次,他开玩笑的说自己早已是“轻车熟路”,都可以教大家怎样快速穿好“防护服”了。作为一名父亲、丈夫、儿子,王晓亮怎能不担忧,他是全家的支柱和依靠。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的公仆,他没有选择退缩,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是他不二的选择,他总说“有这么多人一起风雨同舟、并肩作战,我没什么可怕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是要冲锋在前,挺身而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王晓亮无怨无悔的坚守在一线,潜心抗疫,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勇者力量!
4护百姓康健,佑一方平安如果说定点收治医院是战“疫”的“火线”,那么集中隔离点就是一道道阻击疫情的“战壕”。徐春磊负责隔离点入口处隔离人员的接收工作,他就像是战壕里的哨兵,时刻提高警惕准备着,坚守站好第一班岗。接收隔离人员工作看似单一,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作为隔离点的第一道“关卡”,容不得有半点疏忽遗漏。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吹在身上异常刺骨,双手戴着冰冷的防护手套冻得直发抖,长时间在寒冷的户外工作的他,因受寒气冻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而他也只是吃了感冒药喝口热水后继续上“战场”,因为他深知,与疫情较量就是要争分夺秒,就是要奋不顾身。天气纵然寒冷,徐春磊勇敢无畏、积极参与防疫一线的心却是火热的。在隔离点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徐春磊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但从未说过一句苦,一句累。他也曾思念过家人,家人也会挂念他,但他坚信,唯有用逆行的身躯,才能护百姓康健,佑一方平安!
5愧疚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孙文博此次负责隔离点的信息报送、物资管理等工作。隔离点许多设备老旧、网络不畅,这给集中隔离工作的推动带来很大困难。多亏精通计算机技能的孙文博加班钻研,争分夺秒,细致入微,才能保证各项数据准确录入,各种信息及时报送给有关部门。除了每日信息录入报送,他还同时负责影像资料、档案整理、物资采买以及和区防疫专班的协调沟通等,这些庞杂而繁琐的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极大,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对家里年迈父母和妻女的惦念,也曾让他在工作闲暇之余夜深人静时感到过些许沮丧,不能陪伴在刚满周岁女儿的身旁见证她每日的成长,让他感到愧疚。但“家里人这样支持我,一直以我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为傲,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每每想到这些,他便会化愧疚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到隔离点的各项工作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做到了不只是从形式上入党,更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入党。
孙文博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全心投入,事无巨细的履好职、担起责,坚守到底,为祖国助力!
6不过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帮助运转集中隔离人员、为居家隔离病患采购“救命药”、及时运送生活垃圾……这是在防疫社区最为常见的工作,而张征自从下沉到封闭社区后,同样一直在做着这些。每天晚上张征都会到附近药店,为居民代购生活所需药品。从社区到药店的这段路,数不清张征已经走了多少回,有时为了能尽快买到药品,张征还会跑着去跑着回,他开玩笑的说“这样既能保暖,还能不耽误居民用药,一举两得多好啊”,虽是玩笑话,却能彰显出张征身上的责任心和担当。最近,经过多次采买药物的经验,张征和药店商议,组建微信群,居民有需要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和药店沟通购买,之后张征再负责送药,为居民节省了大部分时间。张征经常对周围人说“我不像医护人员治疗病人那样伟大,也没有社区工作者他们那么日复一日地辛苦,我只不过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尽自己绵薄之力能帮多少帮多少”。
作为热爱并生活在这里的大兴人,张征选择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用他所谓的“小我”,贡献出了一份“大爱”!
他们有担当、有力量、有智慧、有感动,他们用勇敢传递了正能量,用爱与责任诠释着“兴司精神”,也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