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最近忙着准备上会的建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厉莉将持续关注民间信贷领域的规范化治理。而她在去年提出的相关建议,已经得到了有关主责部门的积极回应。
作为庭长,厉莉日常工作很繁忙,一天几个案子是常态。长期从事商事案件审判的她,接触了很多民间借贷纠纷案,对民间借贷的情况有深入了解。作为人大代表,厉莉积极履职,把工作中的思考转化成建议。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厉莉就建议要在《民法典》中区分经营性借贷和一般性借贷,并将非法放贷入刑。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厉莉呼吁对非法放贷行为加强行政监管,并建议尽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
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非法高利放贷将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同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也明确规定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以民间借贷为业的职业放贷行为无效。这些积极回应给法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让厉莉很欣慰。不过厉莉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进行规范,“套路贷和传统诈骗有区别,希望能单独设一个罪名,非法放贷罪也单独设立一个罪名”。
厉莉非常关注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情况,“群众平时遇到的金融行为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在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方面,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工作主要依靠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对于立法的需求比较迫切”。她提出关于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的相关建议后,主责部门很重视,很快给予积极回应,央行、银保监会都和她进行了沟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立项论证专题座谈会,厉莉参加并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情况建言献策。
2019年,厉莉还参与了民法典草案的调研讨论,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具体建议。对于即将到来的两会,厉莉说已经进行了积极准备,将持续关注民间信贷领域的规范化治理,关注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的制定,“结合疫情防控以及后续工作,也会提出有关现代社区治理、出租房屋社区备案、消费领域纠纷多元化解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