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部组织开展“全国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创新100例”征集活动,房山检察院报送的《“小微课”实现教育培训“大效益”》改革创新实例获评“全国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创新100例”。
2018年以来,房山检察院积极创新适合基层检察机关的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形成“4+3+3”(即“4类平台、3项检验、3个转化”)闭环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全力打造“五个过硬”检察队伍。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公诉标兵、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等一批优秀个人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一批优秀团队。
一、搭建4类平台,全面提升教育培训工作成效
一是搭建专家学者授课平台,完善知识体系。设立“名师堂”,邀请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法学等各界权威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帮助检察人员了解各领域前沿知识,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共邀请各类名师授课30余期。
二是搭建检察官课堂平台,凝聚育人合力。开设“检察官微课堂”,以检察人员讲授亲办案例为主,采取案例讲评、研讨交流等形式授课,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检察官纷纷上讲台、亲授课。疫情防控期间,授课模式由线下变为线上,借助“房山检察”微信公众号推送检察官微课。截至目前,共举办微课80余期。
三是搭建检察辅助人员训练平台,筑牢成才根基。开办“检察辅助人员训练营”,以检察辅助人员和新招录人员为培训对象,聘请“人才库”讲好“职场第一课”,打造成长成才根基。截至目前,已开办训练营20余期。
四是搭建内设部门培训平台,促进培训精准化。激励各内设部门结合实际、立足本职,抓实人才培养工作。第一检察部形成“一案一考核、一人一观摩”的出庭考核观摩机制;第二检察部建立“法律思维讲堂”阵地;第三检察部探索设立“空中课堂——检察官有说法”。
二、启动3项检验,实现培训效果检测和以赛代训双重效果
一是坚持以考验学。制定《检察业务素质考试办法》,坚持问题导向,以各业务部门应知应会为内容,每季度进行考试检测,帮助检察人员梳理知识和查漏补缺。
二是坚持以赛促学。开展技能比武大赛,全院青年检察人员参加。比武内容从考察业务能力出发,包括综合知识笔试、审结报告制作、公文写作、文字录入、卷宗装订、论辩对抗赛等。
三是坚持以战检学。紧贴检察工作能力需求,建立“实战公开课”检学阵地,开设接待群众来访模拟演练、案件汇报和答辩演练、模拟审讯、限时微信制作等实战课,有效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能。举办首届“优秀案件”“优秀法律文书”评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落实最高检和市检察院关于提升办案质效的部署要求,努力将“求极致、过得硬”的工匠精神落实落细到检察履职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切实提升司法办案和检察监督质效。
三、注重3个转化,实现培训与检察工作互融互通
一是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深化与高等院校“检学共建”合作,在检察人员走进高校讲授检务课程过程中,将教学的难点重点转化为调研点,实现法学理论与实务经验相融合,形成优质调研文章或参考类信息,以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充分利用“五类平台”和“三项检验”,培育、发现和选拔检察人才,将其纳入房检人才储备库,强化队伍梯次培养。选树“房检榜样”,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青年干警自我发展和自我成才,形成人才矩阵,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步。
三是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引领、支柱作用,选拔人才到关键岗位、领导岗位,营造争当人才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以队伍素能整体提升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