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司法局聚焦民生热点、对接执法需求、前瞻普法动态,组织开展了“最美普法声音”主题普法活动,精准满足人民群众法律需求,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聚焦民生热点,以“社会化”满足群众获得感。“以案释法”团队全覆盖。在落实北京市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以案释法”工作的基础上,扩充宣讲队伍,让学生、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营造全区普法浓厚氛围。“目录式”热点需求全覆盖。向群众征集普法需求,定制了包括扫黑除恶、环境保护、防范金融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等内容的宣讲主题目录,并以此为重点,创作出144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宣讲作品,形成了示范效应。多层次宣传点全覆盖。结合“法律十进”活动,深入21个街道、乡镇开展宣讲活动。制作活动海报、刻录活动光盘发放至全区400余个社区、村,实现“最美普法声音”全覆盖,提升了基层群众对普法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制,以“专业化”实现执法普法对接。集成责任制单位优质执法普法团队。发动城管局、卫健委、教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48家普法责任制单位,选派精通法律条文、具有丰富基层执法经验的执法人员,将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用朴素的生活语言讲给群众听,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整合普法联盟资源。整合法治文艺小分队、“以案释法”宣讲队、七五普法讲师团等普法联盟资源,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亮剑行动、“五分钟”学宪法、青少年法治情景剧等活动,打造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普法宣传基地,开创了普法依法治理新局面。探索“以案释法”和“法律十进”精准对接。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坚持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并重,“进机关”讲述基层一线的执法经验;以“拓展渠道”为目标,“进交通枢纽”,在地铁九号线展映活动宣传片;以“整合需求”为依托,“进军营”为部队官兵送上法治文化盛宴;以“营造氛围”为手段,“进景区”走进北京园博园开展主题学法用法活动。通过整合资源,精准对接,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三是前瞻普法动态,以“渠道化”增强活动辐射面。现场宣讲发动群众审阅法治答卷。深入到社区(村),由群众担任宣讲作品的评委,选出“最美普法声音”。在“以案释法”宣讲的同时,发动群众现场填写普法调查问卷,收集了8400余个鲜活的普法需求,为活动的陆续展开提供了准确靶向。线上投票实现宣传覆盖面延伸拓展。利用“丰台普法”微信公众号,开展为期两周的“最美普法声音”网络投票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人民群众双向参与,真正做到“法治”答卷人民阅卷,法治过程人民推进,法治成果人民共享,提升群众对普法宣传工作的满意度、活跃度、参与度。活动期间,共有110429人次参与,获得选票299552张。成果转化助推普法品牌持续发力。与专业团队合作,对票选出来的25个优秀普法宣讲作品进行录制,利用普法工作矩阵、电子移动终端广泛传播。制作“聚合普法力量 传播普法声音”主题宣传片,在街区电子显示屏、地铁移动电视端进行投放。通过成果固化,使“最美普法声音”成为丰台普法品牌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