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今天还是那个菜价吗?”下午2点,王佐镇佃起中心村南岗洼的村民王林风溜达出院门,几步就走到了南岗洼市口儿(当地俗语,指南岗洼主街),“佃起村疫情防控便民蔬菜点”的红色横幅还挂在墙上,下面一溜儿的蔬菜,一块纸板上写着菜价。
“还是那个价儿!今天买点儿啥?”戴着口罩的卖菜师傅问着。“不买了!前两天囤的菜还在冰箱里堆着呢,你们天天来,我放心啦,每天买新鲜的。”王林风高兴地说。说起囤菜,王林风也是一肚子苦水。以前她买菜爱去南宫那边的超市,骑着电动自行车得半个小时,全当遛弯儿了。可是疫情爆发以来,哪儿也不敢去,村里没有蔬菜销售点儿,吃菜就成了难题。
1月28日那天,市口儿墙上这儿挂了个红色的横幅,下午2点就来了卖菜的,蔬菜那个鲜灵儿,菠菜苗根儿上还带着土,大白菜才1。5元一斤。看着家门口的菜摊儿,王林风就囤了不少菜。如今每天下午2点到4点,蔬菜摊准时出摊,说是要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也就不用再囤菜了。
南岗洼市口儿这个蔬菜摊,是王佐镇佃起中心村为了方便群众的生活需要,特设立属地无公害蔬菜供应点。佃起中心村党总支书记刘星告诉记者,佃起中心村由佃起、南岗洼等三个自然村组成,疫情爆发后,佃起和南岗洼的村民都面临买菜难。村里正好有一家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村党总支就出面和对方沟通协商,让一直是订单生产销售的无公害蔬菜为村民特设蔬菜供应点。
一个横幅一个写满蔬菜价格的纸板,最简陋的菜摊满足了南岗洼2000多村民的蔬菜供应。记者看到,每天提供的蔬菜有近20种,菜价特别亲民,白菜1。5元每斤,菠菜苗、油菜苗、蒿子秆等都是5元每斤,樱桃萝卜、香菜、柿子椒等都是4元每斤。“这家企业也特别有责任感,每天供应2小时,菜价保持成本价,为了供应突然多出来的村民需求,现在基地还连夜整地,没离京的人全都动员起来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叶菜。”刘星说:“这个菜摊我们将坚持到疫情结束,让村民们吃得上放心菜、便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