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北京志愿者,我将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面对需求,积极行动……”12月5日,在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卢沟桥乡张仪村小爱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在天元公园新四军林重温了志愿者誓词。小志愿者们脱稿讲述、朗诵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大家还一起认真擦拭了纪念碑、展板和浮雕墙,拿起夹子和垃圾袋到公园里捡拾垃圾,把对先烈的崇敬、对国家的热爱融入到实际行动中。
“我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融入德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让孩子们根据《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这本书里讲的新四军历史,写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先从写满一张纸开始,再到朗诵、脱稿,最后达到激情状态地讲述,提升孩子写作、演讲方面的能力。” 谈起活动初衷,小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吴瑞彩介绍说。
小爱志愿服务队筹建于2017年,参与公益事业多年的吴彩瑞希望在家附近组建一个献爱心的平台,于是她在2018年1月4日在“志愿北京”官网上注册成立了这家志愿服务队。
“成立之初,我们想从身边做起把周围环境做好,除了在社区开展周末大扫除,还选择了居民常去的天元公园、经仪郊野公园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维护公园环境倡导环保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吴瑞彩说,“2018年3月,时值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与卢沟桥乡小屯村在新四军林开展植树祭扫活动,我们的志愿服务也被逐渐认可,经过几方对接,最终长期在新四军林开展活动,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就这样,小爱志愿服务队三年来每个周末都在新四军林开展志愿服务,队员也从刚开始的十几名增加到1700余名,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志愿组织管理,更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志愿服务项目,以志愿家庭为单位,逐步形成了志愿服务与德育相结合的团队志愿服务特色。
段杰瑞虽然是上三年级的小学生,但他可是队里的老人,已经累积了300多小时的志愿时长,他的妈妈说2018年他第一次体验志愿服务后就喜欢上了,要求每周都参加。“今年十一,我们带孩子去了军博和抗战馆,孩子都要拍照回家看,找出和新四军相关的故事说下次参加活动要讲给大家听。我觉得缅怀英烈很重要,让孩子牢记过去的苦难才能激发他们奋斗的动力,而且孩子是真心喜欢参加志愿活动,老让我们转发活动微信,希望更多人能参加。”段杰瑞的妈妈樊宏丽说。
在银杏落尽的天元公园,段杰瑞拿着夹子仔细地搜寻着落叶中夹杂的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你的手冷不冷?”记者问。“当然冷了,但是我坚持来了,我就很快乐,保护环境是件很伟大的事,而且我穿着的这件衣服,代表志愿者,通过自己的付出让环境变得更好,我很自豪。”段杰瑞说。
除了段杰瑞,队里还有家住房山的大四学生刘腾,虽然来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基本每周都来,抗战时期先烈冒着生命危险抗击敌人,而如今他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还有因工作需求参加完一次活动后感觉“找到组织”的团干部李珊,看到其他年纪大的队员能一直坚持着,自己也被带动起来,虽然工作繁忙但坚持参加;还有4岁的“小石头”,2岁起他就随姐姐和家人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跟奶奶说“不要抱,我是来捡垃圾的”,如今他已经能用长长的夹子熟练拾起烟头了。这些志愿者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引导身边的人爱护环境,令公园的环境大为改观,还吸引了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把爱国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除了在新四军林开展志愿服务外,小爱志愿服务队还在敬老院陪伴老人,在园博园、绿堤公园进行游园引导,参与社区防疫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关心弱势群体、热心环境保护、助力城市运行、带动社区文明等公益事业。
小爱志愿服务队的爱一点也不“小”。
“日常不乱扔垃圾、言语礼貌、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和文明行为都是微小的美好,众多个人微小的美好汇聚起来就成就了家国天下的大爱,所以小美蕴藏着大爱。文明需要传承,和谐需要构建,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以小美成就大爱。”吴瑞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