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海淀公安分局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 创新基层基础建设

本站发表时间:[2019-11-0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海淀公安分局以破解制约深化改革的瓶颈难题为切入点,以优化警务运行模式为关键点,从“条”上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在“块”上全面对接基层党委政府“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以警务精细化管理促进规范化运行,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基层警务管理与社会治理形成了同频共振。今年以来,全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其中盗抢骗警情下降10%、刑事警情下降11.9%、治安秩序类警情下降50.3%,群众安全感居于城六区前列。

  一、做精综合指挥室,打造基层警务管理中枢

  不断加强指挥处、职能部门综合队、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三级指挥体系建设,在派出所层面坚持“一室牵动两队”,打造精干高效的派出所警务管理中枢。

  一是规范警组设置,做到统分结合。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设置指挥调度、合成作战、综合内勤3个警组,优先配备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统筹指挥、分析研判、公文处理能力较强的民警,辅以一定数量的警辅人员,规范设置视频巡控、案管监督、接诉即办等功能岗位,落实任务派遣、早午会商、分析研判、情况转递等机制,推动形成职责清晰、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警务运行模式。

  二是注重合成作战,做到上下联动。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大数据应用场景与公安工作融合,推进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建设,专班推进分局层面全域、职能部门领域、派出所区域三个维度的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实现指挥、支撑、业务、力量等各类要素高度集成,做到全域统领、领域专精、区域支撑,更好地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敏感案事件。

  三是精细管理保障,做到内外兼顾。突出结果、问题,淡化过程、痕迹,构建覆盖全警的派出所“两队一室”绩效评价体系,对内加强关键性业绩指标考核,对外健全民意监测机制,引导各派出所和广大民警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效能。

  二、做专社区警务队,厚植基层基础建设根基

  以明责任、减负担、提效能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社区警务为中心的警务运行模式。目前,全区5407名专职社区警务力量(其中社区民警818名、专职辅警818名、警务联络员3771名)长期驻扎社区,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由“下社区”“来社区”转变为“在社区”。

  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区划分818个警务网格,每名社区民警对口一个网格,逐人划定“责任田”,做到社区有格、格中有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每个派出所设立4个社区警务队,社区警务队队长(由副所长兼任)不再分管“条”上工作,以身作则承担工作量最大警务网格的管理任务,带领社区民警抓细抓实社区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以一个个网格的“小平安”确保全区的“大平安”。

  二是建设专业化团队。建立以社区民警、专职辅警、警务联络员为内核的社区警务团队,1名社区民警能组织牵动近百名群防群治力量,做到一呼百应、警民协作、共保平安。细化明确6类、18项、73条职责任务,扎实推进治安管理规范化、反恐怖工作十大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条”上指导专业化推动“块”上社区警务的职业化。

  三是融入区域化治理。推动29名派出所所长“进班子”兼任街镇党工委委员,619名党员社区民警“进支部”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社区警务队党小组对接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应联系街镇、街区、社区,加强区域治理统筹,确立了“三联一统”的区域化党建和社会治理四级对接机制,形成基层警务工作体系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四是落实综合性保障。推行“三保障、一绑定”措施。“三保障”即明确社区民警原则上不承担辖区外勤务、不负责办案,保障有合理的时间驻在社区服务;明确社区民警原则上不再承担后夜巡逻和出警任务,并从分局层面规范发文、开会,保障社区民警有充足的精力投入社区管理;同时扎实推进社区警务工作站建设,搭建所、站、室三级警务平台,保障有相应的空间常驻社区值守,让民警愿意来、扎得住、能工作;“一绑定”即绑定社区民警基础摸排、辖区出警、接诉即办、风险防控、精准防范、提线破案6个方面职责任务,推动社区工作由被动的“良心活”变为主动的“用心活”。截至目前,全区29个派出所已建成能够满足社区警务队整建制值守办公的社区警务工作站17处、巡逻警务站25处、社区警务工作室601处,正在建设的社区警务工作站有20处,公共安全服务前移到了群众家门口。

  三、做强打击办案队,锻造基层专业办案力量

  在每个派出所建设一支20至30人的专业打击办案力量,与刑侦、经侦、治安等专业部门捆绑作战,切实将派出所的“小刑侦队”建在社区、建在群众身边。

  一是强化专业力量配备。每2至4人为一组,每2至3个警组编成一个打击小队,指定1名副队长或骨干民警牵头开展工作,专职承担辖区内打击破案,并与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高效联动,精准精确用警,靶向打击整治,不断提升对辖区治安形势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

  二是强化配套机制建设。探索构建职能部门与派出所之间“四服务、一减负”长效机制。“四服务”即加强两级打击办案力量建设,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法制监督服务;加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提供办案支撑服务;加强专业送执力量建设,提供集中送执服务;“一减负”即加强分局专业机动力量建设,减少派出所勤务用警量,让打击办案队得以立足辖区“精耕细作”,做深做细做实主责主业。

  三是强化多重赋能增效。依托三级合成作战体系,以常态警情监测分析为基础,以实战支撑信息赋权为关键,以战法模型总结固化为保障,全方位、立体化推进打击破案工作,持续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供稿单位:海淀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