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社区民警老郭没有想到,从除夕开始,每天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牢牢守在稻香园北社区,竟连续一个月再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险些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压倒。
社区民警老郭是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西区派出所稻香园北社区的社区党组织副书记,这个社区是出了名的老旧小区,里面楼林密布,小道蜿蜒,居民1000余户,人员情况也比较复杂,有不少单位宿舍,还有11个物业对这些单位宿舍进行管理维护。
保护社区,急
1月底,疫情引起了社区民警郭凤臣和老伴儿的注意。以前是儿科医生的老伴儿觉得这次的病毒来势汹汹,而郭凤臣则更担心自己守护了12年的稻香园北社区要如何防疫……
凭借着“非典”战“疫”的经验和自己“老伴儿”作为医生的专业知识,郭凤臣立刻着手开始准备。可最初,老百姓还沉浸在春节的祥和热闹中。
很快,老郭与居委会女书记隋树彩商讨后,对于如何封闭小区有了比较明确的想法。先是一起找到社区内两栋单元宿舍的负责领导,成功“保住”一个出入口,然后又成功 “转让”了一栋在稻香园南里和北里之间的楼房,将出入口另开到了南里那边,之后立即开始对社区剩下的7个出入口中的3个“门”进行封闭,没有锁就用铁丝、旧横幅剪成的布条将铁门拴上;没有铁门的地方用单车拴在一起阻挡道路;围栏中间差一截就用废弃的家用木门临时进行拼接,栓死入口……就这样,老郭和警务团队、社区工作者们刚刚能“守住”。然而这一系列做法却引来了社区居民的不理解,因为出行不方便对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指指点点,甚至有翻越栏杆的行为出现。
化解矛盾,调
从社区封闭后,老郭满社区的跑,不停的接打电话,戴着口罩逐户敲门争取支持,联系快递小哥定点投送,设立快递收取货架……面对大家的疑惑,老郭认真解释。
即便这样,社区里的小摩擦依然时有发生。2月初,一名30多岁的小伙子,就因为没带出入证“闹”了起来。正在社区里巡逻的郭凤臣赶过来时,双方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了。听到小伙子大叫“我从小就住这儿,为什么不能进?”,而工作人员没看到出入证不放他进门的态度坚决,郭凤臣赶紧冲到中间挡住那一触即发的“火花”。
“你认识我吗?”郭凤臣先开口。“我为什么要认识你?”小伙子明显在气头上。老郭说:“我在这个社区呆了12年了,你从小在这儿不认识我?把身份证拿出来看看。”
这时小伙子才气呼呼的掏出身份证,郭凤臣看了住址,确认为本小区住户,先让他回家,“过一段儿时间会入户走访,还得好好聊聊”,小伙子听完甩手走了。郭凤臣扭头安慰起工作人员,“做得对,要不是他的身份证地址在咱们这儿,怎么也不能让他进门!但是咱们工作中也要注意别争执、好好说!”
强制休息,缓
在派出所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培训会后,第三社区警务队队长王珺发现了老郭的异样,他不像以前总是挺直了背,没一会儿就出了不少汗,还说后背和后脑勺总是疼。队长王珺拉着他连着测量了三次,血压高了——平均在160/100 mmHg。从来没有过高血压病史的老郭不以为然,觉得睡一觉就没事了。
没想到两天后,在社区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后,老郭的心窝持续疼了20分钟。得知老郭不舒服,居委会的同志给他送来了药。派出所政委也赶了过来,看到一脸焦急的战友,老郭的眼角有些湿润。
很快120救护车也赶到了,老郭被送到了医院,当时的血压达到了180/110 mmHg,动脉夹层还有轻微出血,所幸就医及时,医生很快控制住了病情。
被强制休息的老郭并没有闲着,他思考了自己这次生病的原因,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恰巧他注意到分局开通警务人员心理疏导通道,观看了“基层民警缓解压力技巧”的视频课程,随后跟授课的分局闫煜华工作室负责人闫大姐进一步沟通,没想到的是竟然真的化解了自己的压力。跟闫大姐和所里汇报了状态良好的情况后,老郭又迫不及待的返回了社区岗位。
群防群治,暖
刚回社区的老郭,发现社区门口一位戴红袖标执勤的小伙子眼熟,仔细一看认出来了,这是前几天在门口闹情绪发脾气的年轻人。上前一问,才知道小伙子是听社区隋书记说了老郭一个月的付出,又突发疾病,十分后悔,决定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每天在社区值守2小时,帮助老郭守住社区来之不易的安宁。
“好样的!”老郭给了小伙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心底暖融融的感觉却一直在。老郭和居委会隋书记一起在社区巡逻时,远远的见到了几天前还不习惯戴口罩的反复被规劝的李大爷现在也戴着口罩向他们打招呼。“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居民们越来越配合了,你可要注意身体,要是再遇上法律难题,还得你来呢!” 隋书记笑着说。
“没问题!照着这样的势头,这场战‘疫’,咱们必胜!”老郭一边说,一边继续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