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在工作,你不要打扰我。”郝游三岁的闺女正坐电脑前,认真敲着键盘,对妈妈此时打扰她“工作”有点小情绪。
郝游无奈摇了摇头,好吧,谁让自己这些天在娃求抱抱时总这么拒绝她呢。在家办公二十来天,闺女有样学样,“在线办公”学会了,还活学活用时不时“怼”妈妈两句。
大年初一,在大伙儿宅家战疫争当厨神尽享美味时,郝游已经上线工作了。根据工作安排,她第一时间组建了“海法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群”,负责传达各类通知、统计全院1200多名干警的离京返京情况、出行方式、身体状况并每天进行汇报。几天下来,荣当“表姐”,Excel技能突飞猛进。
“疫情来得紧急突然,但我们的应对必须准确到位,相关通知都要及时传达、所有人的情况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全面覆盖、万无一失。”为了不遗漏任何信息,郝游彻底成为“低头族”,整日机不离手。“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数据统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当好统计员、传话筒,和大家一起打赢这场防疫战!”
整体信息摸排之后,便是特殊情况统计。张晓玮和陈珊珊2月3日正式上线工作,负责统计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隔离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自我隔离、可能有疫情接触史等等,为了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她们一一核实了五百多名干警的具体信息,连续两天一直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
统计完成之后,要日提醒、日反馈,日询问、日叮嘱。张晓玮负责每日更新数据,及时掌握变化情况。根据需要,她设计制作了不同的表格,分别统计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隔离时间、隔离原因及需要特殊关注的可能有疫情接触史的人员信息。“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每天都万分小心。我的工作离不开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大家,相信我们的守望相助、并肩战疫,一定会迎来春天。期待在自由行走的日子,我们共赏花开。”张晓玮说到。
陈珊珊的工作,是进行点对点服务,每天和有特殊情况的干警通话、聊天,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状况。时间一长,“每日通话”都有了条件反射。“每天醒来先开电脑,和晓玮姐确定名单,之后开始打电话、发微信。有天不小心睡过了,一睁眼8点半,300多条未读消息,真是瞬间惊醒,顶着爆炸头就开始疯狂操作。”陈珊珊笑着说,“形势严峻,大伙难免紧张焦虑,因此,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干警,我都一一跟进、时时关切,当好大家的暖宝宝。”
疫情发生以来,“海法一家人”大群里,葛玲“一反常态”地活跃起来,以前都是默默点赞,而今每天都会不定时地转发各类防疫信息,从最新政策要求到居家消毒常识,从最新疫情动态到个人饮食须知,应有尽有。
为此,她每天都要例行翻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疾控、北京疾控等公众号,在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查找信息,进一步筛选后,将“靠谱”的各类信息转到院里有关防疫工作的各个工作群及“海法一家人”大群,手机使用频率及每天充电次数屡创新高。
葛玲确立的信息“三不转”的原则:非官方权威发布的消息不转;内容与以往发过的信息相似度高参考价值不大的不转;发布时间较早内容有滞后的不转。
“在信息转发的过程中,也曾有过顾虑,担心发的太多大家会烦。但转念一想,防疫工作事关重大,与每位干警的身体健康都息息相关,相信大家会理解。因此,也便释然了。到后来,同事们看到相关信息也会转给我。”
病毒需要隔离,但工作必须畅通。葛玲的另一项工作,便是通过“海法每日疫情情况汇总”等微信工作群每日汇总整理全院疫情工作开展情况。各个群里每日发布的消息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为了确保整理的材料全面、细致,除了各部门报送的情况,她还要全面查看院“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群”“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群”里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修正。为此,她专门建立了两个Excel表格,每日梳理汇总后及时上报。
“这场战疫,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海法人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工作中,院党组研究部署及时、到位,各部门迅速反应、协调联动,全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深入扎实。我坚信,战疫必胜,我们海法人也会在经历这场特殊的考验后,更有战斗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特殊时期,海法女干警们用精准的数据和温暖的关怀,为全体海法人织起了一张科学防护的密网。她们,是盛开在战疫线上美丽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