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高院开通“京法网上课堂”
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培训不掉线、不停摆
其实,各法院、各党支部的干警们
也在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进行形式多样的线上学习
今天,让我们看看
海淀法院的小伙伴们
是如何“云”学习的
1、起步早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有了史上最长春节假期。为了让这个“加长版”假期更有意义,海淀法院立案庭的小伙伴们在大年初三,便开始了线上“我学”学习活动。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充充电,补充补充正能量,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2、内容精
宅家战疫,云学内容精准也要精彩。“知产知新”一直都是海淀法院民五庭的党建品牌活动,今年新增了固定业务学习和法官分享环节。大家在工作中遇到了经典案例,撰写文章时有了心得体会,都可以在群里讨论,在云学中充分的思想交汇、业务交流。
3、 主体广
凸显“我”的主体作用,“我”来决定云学什么。海淀法院立案庭和民五庭纷纷把线上学习的决定权交给每一名干警,不以职务、岗位、资历设限,人人既是讨论人也是主讲人,人人都能先学一步、深学一层。
4、有总结
云学之后,总结也是很重要的。
海淀法院韩乔亚: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从家乡返京的我,只能乖乖地待在家中“自我隔离”。庭长决定,组织大家在线上继续业务学习,于是“网络知产知新”活动就应运而生了。经过商量后,我与宅在家备战考博的老于做了一张详细的日程表,将我俩的工作、学习、做家务以及陪伴孩子的时间做了明确的细化和分工。每当网络知产知新开讲时,我便能暂时独享学习时光充充电,所以,我格外地珍惜。
近几期的活动主要是围绕九民纪要中合同履行部分的内容、管辖和共同诉讼的处理以及最高院的证据规则分解学习展开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针对审判实践中最实际的问题,结合规则条款参与讨论。每次讨论后,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我作为记录人,为了方便大家在讨论结束后能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都会第一时间将讲解的重点内容以及讨论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和意见进行分类,并对达成共识的意见以及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做出标注。这样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更是再思考的过程。原本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厨艺精进+脂肪堆积”的时光,现在,因为在线学习,变得丰富了。
“志当存高远,路须始足下”。在疫情防控时期,利用网络形式的学习方式,保持学习动力,学有所悟,悟有所行,真是一件充实又愉快的事。
无数人众志成城、休戚与共
铭记着这个不寻常的春节
通过“云”学习丰盈心灵和头脑
能量满满再踏征程
是一种责任
坚定方向,保护自己和他人
等待春雨绵长、等待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