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520和521充斥着屏幕,我们被各种花式表白甜到齁儿,借着这个机会还可以表白父母、子女和亲人。在幸福感爆棚的日子,一群特别的北京法院人同样值得表白。
视频中是海淀法院本部的南门,厚重的防护服遮住了面庞,却留下了最美的身影。为严格落实市高院统一部署,确保法院干警和当事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海淀法院自从开通预约方式办理现场立案、诉讼服务信访接待工作以来,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综合审判庭、综合办公室法警大队等相关部门便开启了作战模式。
早上八点半到十点、下午一点半到三点是来访的高峰时间段,当事人簇拥在南门。“能否立案?怎么立案?”“网上立案如何预约?怎么提交材料”。有的当事人从外地,赶来有的年龄较大不会操作小程序,立案庭庭长李梅、副庭长刘艳新、张志富年轻党员胡美青、刘莹便在南门安检口答疑解惑,相同的问题要回答几十遍,在近三十度的温度下暴晒,他们保持着专业、耐心和冷静,仿佛一阵和煦的风能够抚平忐忑、吹散阴霾 。有的当事人带着证据材料来到现场,他们会快速审阅后给出答复,指导当事人需要补充什么。
此前,立案庭第一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在预约来访期间如何全面做好来院群众的立案接待,决定成立小分队分组负责相关工作。第一组:冯秋娟、陈嘉琳第二组:刘莹、白宇第三组:刘潭、梁志钢。
“60后”冯秋娟老师负责导诉工作,处理立案前端的各项事宜得心应手。她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二话不说便冲锋上阵,即刻进入战斗状态,防护服下的法徽更加闪亮。
立案庭第一党支部多管齐下,并肩作战。一路人马负责线下接待,一路人马负责线上立案的审核,一路人马专攻邮寄立案的审核,还有三部电话接通八方来电。线上、线下多个小组采用轮班制机动调整人马保证高质高效。
近一周,海淀法院立案庭在线审核网上立案2000余件;线下处理邮寄立案400余件;咨询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近370人次;立案窗口现场接待来访当事人近400人次。
安全保卫组的同事们也加入其中,同心战斗,“疫”不容辞。他们多为“90后”,甚至是“95后”,大数据、小程序、电子产品样样通。在熟知网上立案的相关程序后,维持秩序、测量体温的同时,也能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操作指导。
入院后的安检更是严上加严,大到安检区,小到手探检测仪,每天都会进行全覆盖式消毒。每一位通过预约申请,在指定时间内到院的当事人,经过信息核实、体温测量出示北京健康宝和通行码后,还要进行严格的安检和消毒,正面、背面细致扫描,每一次检查都至少弯腰两次、挥手六次,可他们依旧保持着亲切温和:“您好,请把手打开,请转身”。安全距离必须有,人与人之间排队务必超过一米远。
近几天,北京的气温骤增,我们戴着口罩、穿着半袖都感到了热,更不敢想象全副武装的他们。防护服不光穿脱费劲,在密不透风的状态下,护目镜起雾,汗水哗哗直流,闷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几个小时都顾不上喝水。
脱下防护服后,他们大口喘气,用手卖力扇风,脱口而出的就是“呼呼,贼热”,那被汗水浸透的脊背,看着最美。他们没有超能力,也会感到劳累,但却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用坚守与勇敢铸就了温暖有力的盾牌。
他们,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也是这场战“疫”走向胜利的奉献者。致敬,这群苦干实干的北京法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