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人在家就在——外卖小哥“因案致贫”,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点亮生活希望

本站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海淀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遭遇飞来横祸
  蒙古族小伙包某某,离开内蒙老家到北京打拼,是穿梭在北京大街小巷中的一名“外卖小哥”。一天半夜,包某某在送外卖途中被醉酒驾驶并且闯灯逆行的电动车撞翻,致严重颅脑损伤,重伤二级,后经鉴定为一级伤残,被法院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医院通知亲属,抢救需要进行双侧颅骨置换,加上其他费用,共计需要100余万元,后期康复仍需要每月1万元的费用。这笔医疗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包某某的家人没有放弃。全家人通过东拼西凑、银行、网络贷款、水滴筹将医疗费勉强凑齐,把包某某从死亡线拉了回来。包某某的父亲说:人在家就在,他活着,小孙女就有父亲。
  检察机关积极响应
  远赴内蒙实地走访调查
  承办检察官接到线索后,得知包某某已经从海军总医院出院,回内蒙老家康复,便决定赴包某某家实地走访,调查核实。在通辽、奈曼两级检察机关的大力配合下,承办检察官与包某某家所在六号农场管委会开展座谈。
  包某某的老家位于通辽市奈曼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场居民大多靠种地为生。包某某的父母已年过花甲,其女儿年仅5岁,事发之后,包父没再睡过一个整觉,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也变得沉默寡言。现在包家仍是农场四千多户居民中唯一没有脱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他家目前的情况来看,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救助金发放到位
  司法救助点亮生活希望
  根据检察机关走访调取的相关证据,包某某因交通肇事案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经过依法审查,我院决定给予其35万元司法救助金。这是我院自进行司法救助以来金额最高、力度最大的一场救助。检察人员在宣布救助决定时,包母转过身去偷偷抹泪,并真诚感谢检察机关“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司法救助工作做到了人民的心里”。
  三方检察机关开展公开听证
  保证司法救助规范有效
  为了保证司法救助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保证救助效果的可持续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司法救助,我院联合通辽、奈曼两级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公开听证,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旗民政局、扶贫办、妇联、医院代表参加听证。
  会上,我院建议将救助金分为被救助人康复资金、未成年子女教育、抚养资金和应急基金四部分使用,各部门表示支持检察机关的建议,并承诺提供相应的社会救助。
  一个都不能少
  检察机关助力精准扶贫
  经过走访,检察官了解到牛是当地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包父是蒙古族,自幼擅长饲养牲畜,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检察人员陪同包父一起到牛场为家里购置五头牛,预计明年就可以产生可观的收益。
  在挑选牛的过程中,包父忙前忙后,张罗着赶牛、给牛做检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六号农场管委会核查,包家符合脱贫条件,包父在检察官的见证下在脱贫确认书上签字。
  应救尽救、应救即救,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人”。一笔笔司法救助金温暖了许多个像包某某这样“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家庭,也为国家的脱贫攻坚贡献了首都检察的力量。


[供稿单位:海淀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