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给不识字的当事人调解,又收到农民工赠送锦旗……这位速裁法官获点赞

本站发表时间:[2023-05-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姚晔
  “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纠纷,耐心介绍开庭流程,知道我不识字以后,又一字一句地念笔录,真的特别感动,全家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在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后,当事人李女士对北京海淀法院第三速裁团队法官黄妍妍连连表示感谢。
  2022年11月,李女士在驾驶电动车运菜的途中,与骑着电动自行车的王女士发生碰撞。王女士摔倒受伤,电动自行车接触的部位也发生损坏。交警部门认定李女士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事发后,因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协商一致,王女士诉至海淀法院要求索赔。
  黄妍妍法官在收到该案卷宗材料后,了解到此前相关部门已组织过多轮调解,现双方均对调解持抵触心理,且双方存在“置气”的情况。基于该情况,黄法官决定先组织双方到庭发表意见并提交证据,在开庭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开展调解工作。
  开庭当天,王女士通过北京法院云法庭线上参与庭审,李女士现场到庭参与庭审。像往常的每一个庭审一样,黄法官宣读了法庭纪律并告知双方诉讼权利义务,在询问双方是否听清、是否对审判人员申请回避时,黄法官注意到被告李女士迟迟未回答,脸也涨得通红。黄法官赶紧询问其是否身体不适。
  李女士支支吾吾了好久,才介绍了情况:“法官,我不识字,是从外地来北京卖菜的,听不懂您在说什么,第一次来法院太紧张了,加上刚刚骑车匆忙,现在有点喘不上气……”听完该情况,黄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钟,示意书记员打开法庭的门加强空气流通,并耐心地向双方解释开庭的流程,表示会保障每一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果有听不清、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法官提出。
  几分钟后,李女士的呼吸不再急促,脸色也慢慢恢复正常。这时候,李女士小声地说:“法官,我相信您,要不再给我们做做调解工作吧,该承担的责任我愿意承担。”王女士对法院、法官的抵触心理也因为刚刚这一插曲得到了消除,表示同意调解。
  继续开庭后,双方在黄法官的组织下,对王女士主张的各项费用予以了逐一核对。王女士认可因案涉事故仅造成了皮肤擦伤和电动自行车损坏,近2万元的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缺乏依据,当庭表示不再主张。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李女士当庭即时履行,现场转账支付2800余元赔偿款。
  因李女士不识字,在签署笔录环节,黄法官走到当事人身边耐心地将笔录内容逐字逐句给李女士讲解,在确认无误后指导签字。李女士签完笔录后,就发生了开头这一幕感谢。
  解决完王女士和李女士的案件不到两个小时,进京务工人员黄先生等六人在拿到全部劳务费后,又给黄妍妍法官送来一面锦旗。
  三年前,黄先生等六人从河北到北京的某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后承包方未向六人支付劳务费11万余元。黄先生等人多次催要未果后,将承包方诉至法院。
  收到案卷材料后,黄法官快速梳理案件事实,发现承包方已经营不善,员工大多数已经被遣散,对黄先生等人的劳务费更是难以拿出。但是,就案涉工程,因承包方一直无法开具发票,故发包方未曾向承包方支付过任何工程款,相当于在发包方处尚有一笔工程款可解决这些农民工的燃眉之急。
  考虑到上述案件的实际情况,黄法官联系到此前有多年建设工程工作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希望能共同通过调解促进上述案件的尽快履行,让外来务工人员尽快拿到血汗钱。
  在线下调解过程中,发包方提出了诸多顾虑,比如承包方实际已无人到庭亦无法配合开具发票,仅能够出具书面的委托代发工资授权书等问题。黄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多项调解建议,案件不断向好发展。经过三个小时调解,最终发包方同意向黄先生等六人全额支付劳务费11万余元,黄先生等人也同意配合出具相应材料供财务留存记账。
  拿到劳务费后,黄先生等人激动地来到法院,送来一面上书“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锦旗,向黄法官和人民调解员靳艺红表示感谢。黄先生等六人称:“三年来不断催要,都没有要回辛苦钱,真没想到来法院就实打实地解决了。”
  海淀法院第三速裁团队作为前端审判团队,不仅致力于为后端纾困,更致力于纾民忧、解民困,坚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每一位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诉求,积极回应弱势群体的司法需求,最大限度将案件真正解决到人民的心坎上。
  (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