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北京海淀区法院与海淀区残联举行合作签约暨无障碍诉讼环境实验基地揭牌仪式

本站发表时间:[2023-07-2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孙佳韵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7月14日下午,北京海淀区法院协同海淀区残联开展共建合作签约暨“无障碍诉讼环境实验基地”揭牌仪式。
  海淀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团队长李涛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8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海淀区法院与海淀区残联正式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共同打造“无障碍诉讼环境实验基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无障碍法治环境建设的先行探索。
  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主任刘福强表示,海淀区残联将同海淀区法院共同推进无障碍诉讼环境建设,畅通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诉讼绿色通道;开展针对残疾人群体的普法教育,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事项;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化,向前一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提升对残疾人的保障能力,为实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淀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永泉与海淀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马民鹏共同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签署后,海淀区法院将联合海淀区残联,全面提升无障碍诉讼服务硬件、软件水平;联络手语翻译人员,双方合作培养法庭翻译人才;挂牌“法官工作站”、“诉讼服务站”,选派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等人员开展针对性普法,共同推进诉源治理工作。
  海淀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程培衡与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共同为“无障碍诉讼环境实验基地”揭牌。“实验基地”建立后,海淀区法院将强化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干警无障碍服务意识和理念;深化府院联动,协同优化无障碍诉讼环境;加强手语翻译合作,全流程保障信息交流无障碍;加强诉源治理共建,营造良好无障碍法治环境。
  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指出,近年来,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创设了法庭翻译、鉴定管理人等特色机制,有力保障群众诉讼权益。此次挂牌是海淀区法院在法院工作现代化背景下,全面深化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凸显了以法治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实质提升诉讼服务能力的决心和担当。海淀区法院将以基地设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三方面司法保障:一是坚持现代化诉讼服务理念,多方协同创新服务特殊需求诉讼群众的便捷模式;二是坚持专业化诉讼服务保障,全流程保障残障人士“信息交流无障碍”;三是坚持无障碍法治环境建设,营造维护残疾人及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