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大厅就有人引领,想办啥业务立刻就能找到相应窗口。”“服务态度特别好,工作人员有耐心还很热情。” “办事渠道多了,打个电话能办事,不用‘跑腿’了”……怀柔社保中心业务大厅留言簿上, 记满了群众的办事体验。这些“好评”也见证着怀柔社保中心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期间,怀柔社保中心推行“不 见面”办事,服务保质保量“不打烊”。
优硬件 打造高质量社保服务环境
“我们公司在怀柔、顺义交界处,离怀柔社保中心挺远的,坐公交一来一回就得折腾好几个小时。多亏咱们自助服务区现在有电脑连接外网,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一天,某网络公司社保经办人曹女士到怀柔社保中西办业务,忘了带一张只能在公司打印的申报表。正当她着急的时候, 怀柔社保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在社保大厅登录平台并进行打印,省了往返路上的忙碌。 近年来,怀柔社保中心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设备。增设“自助+”服务区,配备资料架和公示栏,设立休息等候专区,安装自动排队叫号和服务评价系统,增配电脑、打印复印、WIFI终端和自助查询等一系列助办设备,配备专职业务指导员,实现自助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自助、帮办”一体化。对于近年来北京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趋势,怀柔社保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积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怀柔社保中心梳理精简优化各项业务经办流程,精简办事材料,便利办事企业和参 保群众。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服务,取消社保业务受理时限,实行所有经办业务全月受理;推行电话预约服务,确保账户补填、灵活就业和延期缴费等相关业务即来即办;对咨询电话开通语音提示和挂机短信提醒,进一步提升咨询体验;对全区“单位” 社保卡发放实行“直接投递”,确保群众领卡不用跑;落实“一窗受 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推行业务受理延迟服务,避免办事人来回跑、跑多次。
强软件 建立制度完备的社保机制
“近年来,我们社保中心定期修订《怀柔区社保系列规章制度 汇编》,进一步完善社保中心经办服务公约、工作人员守则、社保服务规范以及各科室业务制度,不断适应社保工作发展新形势。建立岗位责任制,中心主管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岗位责任书,各科室负责人结合科室业务特点与科室人员签订个性化岗位责任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大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确保出现突发事件时‘有人接、有人管’,事件处理‘有结果、有成效’,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怀柔社保中心负责人介绍称。 同时,怀柔社保中心还着力服务民生,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积极落实“足不出村”办政务,优化办理事项,制定代办流程,开展业务培训,切实为“足不出村”办政务提供保障。深入落实社保扶贫相关政策,积极与民政、农委等部门开展数据互动,确保满足条件的低保、低收入农户等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应保尽保。及时完成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等6 项社会保障待遇调整,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社保服务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社保人业务能力的提升。为保证服务质量,怀柔社保中心内外兼修,强化培训,全面提升社保服务水平。怀柔社保中心制定日常学习培训制度,将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和最新政策等纳入学习范围,定期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同时,有计划的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各科室业务政策和经办操作流程,实现“一岗精、二岗通、三岗能”。
控风险 守好社保基金安全大门
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守护基金安全,防范基金风险,怀柔社保加强内控监督,梳理业务经办风险、研判风险等级、制定防控举措。 2019年10月起,怀柔社保中心将社保退费业务的审核工作交由社会保险稽核科协助完成。单位及个人要进行社保退费的,需先提出申请,由稽核科审核检查通过后再转至社保登记征缴科进行退费操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社保基金审核加上“双保险”,有效规避了行政审批上存在的风险,切实保障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守护社保基金安全是社保中心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怀柔社保中心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近年来,怀柔社保中心建立“部门联动,政企联手”动态资格认证,每月从疾控、公安、 民政等部门获取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信息,通过数据比对、及时减员,有效减少、消除重复领取和死亡后继续领取社保待遇的情况。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专项检查行动,建立风险防控台账,通过“自查与抽 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内部控制、业务经办等业务风险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积极查漏补缺,梳理风险点。开展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对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育,更好的保障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