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怀柔

【我为群众办实事】上门立案、入户审判,只为了老有所养

本站发表时间:[2021-10-15] 来源:法网观怀微信公众号 作者:

  年近九旬的王大爷和八旬的李大娘夫妇因与子女的赡养纠葛,想要诉讼化解,却因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难以走出家门。

  得知情况后,怀柔法院启动立案入户帮扶机制,干警王海亮、李柏成上门为两位老人进行立案,并深入了解案情。耿荣强审判团队接案后,先后来到老人起诉的六名子女的家中送达文书,进一步调查案情,以便于调解工作的开展。

  六子女皆非王大爷亲生,其与李大娘再婚时,李大娘最大的孩子也只有17岁。住同村的大儿子认为自己照顾老人较多,老人生病住院花销大,但王大爷却想把自己的房子留给离的远、照顾少的小儿子。三个女儿觉得自己嫁出去了,也没分到什么财产,不该由自己出钱。六子女对赡养事宜分歧较大,调解未能成功。

  考虑到人数众多、涉家庭矛盾,汤河口法庭继续“上门”司法。在充分做好庭前准备的基础上,耿荣强审判团队冒雨驱车赶到两位老人住所,与老人及其子女进行交流,但调解仍未达成。

  放好国徽、拿出移动便携设备,审判团队把法庭设在老人家中,就地开庭。

  “我现在要求他们分担医疗费、轮流照顾我。”王大爷在庭审中变更了之前请求法院判令子女给付扶养费的诉讼请求。“虽说他是孩子们的继父,但给孩子们的关爱一点都没少,现在我们年迈多病,很需要他们的照顾。”李大娘哀叹。

  “无论男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兄弟姐妹间得相互体谅,都不要赌气或总感觉不平衡,其实都是关心老人的。”庭审中,一番从法理情的劝说,参与庭审的五名子女同意了王大爷提出的诉讼请求。耿荣强法官当即给因故未参加庭审的大女儿打电话,询问其意见。大女儿称家中有患病的丈夫和公婆,加之还需打工赚钱,已自顾不暇,无法轮流照顾老人。

  未圆满的结果却也圆满。两位老人紧紧握住法官的手,对法官上门司法谢了又谢,这样的场景反过来也温暖了法官。庭审结束的次日,耿荣强审判团队再次来到大女儿家中释法说理。大女儿态度逐渐缓和,表示要认真考虑法庭提出的调解方案,并一定积极与兄弟姐妹沟通,商量好了联系法官。考虑到客观情况,耿荣强法官决定给予兄弟姐妹一定的沟通时间,十一假期后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再进行判决。

  类似的年迈不便的情况,对位于山区、辖区老年人较多的汤河口法庭来说并不鲜见,下乡办案是法庭干警的工作的日常。一批批干警接力坚守,践行着“守望大山、守望百姓、守望公正”的法庭精神,用切实行动与群众互相温暖。

  此前,怀柔法院曾在北京法院率先推出立案入户帮扶机制,对年迈、重残、重病卧床且无代理人可供委托,通过电话指导不能操作网上立案的当事人,可提供上门立案服务。而为特殊当事人上门审判,怀柔法院一直在进行。


[供稿单位:怀柔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