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以及市高院“将60%的民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的工作目标,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召开“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推进会。
会上,安辉副院长首先向全院干警介绍了相关法院的先进工作经验和特色工作方法。随后,黄锋副院长结合该院实际情况,从案件分流、程序流转、团队配置、工作方式和工作特色五个方面对全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立案庭庭长张金星、民一庭庭长梅宇、速裁法官田裴分别就如何落实工作任务、强化协同配合、保质保量完成党组确定的目标进行表态发言。
市高院立案庭杨艳庭长从“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背景意义、近年来的政策要求,以及工作开展重点三个方面对该院提出要求。杨艳庭长指出,“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是破解案多人少矛盾、重塑前后端审判格局、培养高素质法官队伍的重要路径。北京法院要推动形成统一的“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要在调解员和速裁团队建设上下功夫,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认真学习并落实市高院出台的十一个规范性文件,大力推广“分调裁一体化平台”应用,探索符合门头沟法院工作实际的诉源治理模式,形成特色品牌和有益经验,推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最后,亓纪院长以《建立四项工作机制,促进“四个一”工程建设,以“多元调解+速裁”工作为龙头奋力开创全院审判工作新局面》为题发表讲话。亓院长指出,要通过四项机制建设推动“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提高政治站位,以中央的政策要求、审判规律的需求及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工作,确保市高院党组任务要求落实到位;二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完备、顺畅的责任体系,激发队伍潜力,实现诉讼前端与后端审判格局、审判资源的重组优化,确保各部门协同配合、整体推进;三是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在流程管理、质效把控、信息技术、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前后端案件审理提速增效;四是建立考核牵引机制,完善多元调解与速裁考核机制及交流渠道,形成良性的人员流动模式,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指标高位实现。亓院长强调全院干警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折不扣抓落实,毫不犹豫勇担当,推动实现70%民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奋力开创全院审判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