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个别不法分子趁机“造假”敛财,为严密守护群众防疫物资安全,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积极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类防护用品商标侵权行为,严把防疫用品质量关。
一是提升监管能力,畅通信息传输渠道。加强基层所的商标侵权业务指导,“手把手”向执法人员普及如何快速基本判定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涉嫌侵权,组织线上研讨商标侵权判定案例,全面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识假辩假和执法能力;多途径完善权利人清单,建立与防疫物资商标权利人联系沟通机制,畅通确权出证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举报投诉等社会监督力量,紧抓每一个案件线索,挖根溯源,实现侵权全链条打击。
二是突出监管重点,线上线下不留死角。加大医药行业、大型商超、重点商品检查和宣传力度,紧盯高风险和已调查处理的经营主体,严厉查处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提示等方式发挥行政指导作用,规范经营,强化日常监管。加大互联网领域治理,重点对辖区线上防疫物资销售主体进行检查,利用线上排查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查资质备案等是否齐全,线下查其销售商品是否存在侵权,共检查网络销售主体11户,行政提示3户,要求责改1户。
三是果断重拳出击,营造良好产权生态。自疫情以来,区局共查处口罩、消毒液防疫物资商标侵权案件6件,现已结案4件,罚没款达40余万元,扣押侵权消毒液44桶,口罩21个;积极配合海淀田村派出所调查跨区、跨部门侵权飘安、3M口罩案件,并及时通过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曝光,形成强大监管震慑。
四是拓宽监管思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按照保持社交距离的防疫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方法,探索线上远程调解成功处理一起商标侵权投诉。通过建立线上调解微信群,协调双方当事人入群直接调解,同时安排2位执法人员作为调解监督员参与调解全过程,最后顺利调解成功。通过微信提示和电话沟通的方式,引导辖区药店、商超、便利店等主体自查自纠,强化行业自律,净化防疫物资消费环境。
近期随着疫情反弹,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最新防控要求,积极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打击辖区商标侵权力度。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疫情防控是当前重中之重,区局时刻紧盯疫情形势变化带来的消费热点和问题,强化部门协作、行业自律、主体自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打击侵权对防疫工作的重要认识;二是坚持打防结合,形成社会共治。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和宣传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突出重点,提高打击侵权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开展侵权宣传,组织线上防疫物资商标、专利侵权知识培训讲座,提升全社会抵制侵权商品意识;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凝聚监管合力。发挥双打工作牵头单位的作用,对于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强化部门间联合执法、线索通报、案件协办等措施,让侵权违法行为无处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