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民办实事丨助您安居,小区来了普法宣传服务队
叮!您有一个新的普法宣传订单···
5月11日一大早,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收到了永定镇丽景长安小区发来的“普法订单”:请法官到社区为社区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讲讲物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收到!马上安排!”这是今年立案庭党支部接收的第8个订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5月14日,门头沟法院普法宣传服务队吹响集结号,12名干警分别走进倚山嘉园、丽景长安、月季园东里、承泽苑、南路一、龙山二区6个小区,同时同步开展京法巡回讲堂,围绕物业纠纷、相邻关系等问题,为社区居民、物业代表、业委会成员讲授法治课,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派发普法宣传手册。
倚山嘉园社区
《物业纠纷原因多样 业主企业均须守法》,在倚山嘉园小区,民二庭法官文利和立案庭干警颜云云从业主、物业权利义务统一的角度,结合法院受理的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小区业主,在依法享受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遵守物业相关的法规和约定。物业公司也应该尽职尽责,做好服务和管理,为业主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丽景长安社区
“对物业服务不满意,可以拒交物业费吗?”
“被邻居家小狗咬伤,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小区内车位的归属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小区的哪些事项必须由业主共同决定?如何共同决定?”
在丽景长安小区,一中院黄璇、朱龙臻和门头沟法院赵琳、田裴法官正在通过问答的形式为大家授课,这些问题多是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经常问到的高频问题,也是社区经常会发生的问题,这堂干货满满的法治课,让大家心里都有了“谱儿”。
月季园东里社区
立案庭干警李沈京和综合办公室干警孟竹在月季园东里讲起了《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
“没业委会咋建?”
“物业被‘炒’后迟迟不走咋办?”
“未签订物业合同,业主拒交物业费合法吗?”
从6个物业纠纷常见的问题,讲解背后的法律问题,并介绍《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亮点和效果。
承泽苑社区
在承泽苑社区,民一庭干警王睿涵、朱慧敏通过4起真实案例,从管理权、管理费、管理责任三个方面,结合《民法典》,讲解物业公司和业主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南路一社区
执行局干警刘时语、李先鸿联合大峪街道司法所,在南路一社区开展京法巡回讲堂,通过《业主物业纠纷多 小区究竟谁说了算》等几则短视频,解答居民在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的困惑和疑问。
同时还结合真实案例,向现场老年人讲解如何规避诈骗、谨慎投资理财等法律问题,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龙山二区
执行局法官助理牛胜辉结合《民法典》《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和相关典型案例,对物业管理、相邻关系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讲解。
据了解,2021年门头沟法院已成功调解近500起物业纠纷。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门头沟法院壮大普法宣传服务队力量,吸纳法学功底扎实、审判实践丰富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加入服务队,走进乡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结合专题讲座、法律咨询、座谈交流、巡回审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集中普法宣传。2021年已开展京法巡回讲堂38场,受众达1520人次,派发法治宣传资料6000余份,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130余次。
下一步,门头沟法院将深入调研群众司法需求,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多样的普法计划,提供更精准、更实用的“订单式”司法服务,为辖区社会安定、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