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密云

密云法院召开法治保水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

本站发表时间:[2021-08-31] 来源:密云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的回信,在信中总书记指出“密云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牢牢把握为民宗旨,坚定不移做好水库生态环境的司法护航,今年3月密云法院将“法治保水”确定为辖区群众办十件实事之一。

  恰逢总书记回信一周年,30日上午,密云法院通过线上方式召开法治保水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社区居民代表以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通报会。

  会上,陈琼副院长介绍密云法院法治保水工作开展情况,着重对法治保水工作的长效机制、案件审理、首尾合作和保水宣传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出台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保水的工作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4条举措,全力保障法治保水工作落实落地。

  二、突出特色庭室建设,成立“保水法庭”

  推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保水法庭”成立以来,共审理涉水库环境资源案件19件,其中刑事案件3件,行政案件15件,民事案件1件。

  三、强化首尾合作

  密云法院与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河南淅川法院签订共建法治保水司法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全流域协同治理,共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环境资源审判新格局。

  四、深入开展法治保水宣传

  根据群众白天工作、夜晚休闲的特点,开创“夜间普法”新模式,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干警前往潮白河边、文体广场等场所开展宣传。在一级保护圈内7个乡镇43个行政村,全部张贴了“法治保水”宣传海报扩展宣传覆盖区域,努力营造群众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溪翁庄法庭负责人崔道远重点通报密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四种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化审判机制。探索建立涉水库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机制,专门在位于水库一级保护区的溪翁庄人民法庭设置“保水法庭”,对全区涉水环境资源案件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集中审理。二是优化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实践中涉水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较多而刑事追诉偏少的问题,密云法院与区检察院、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探索建立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案件协作、信息共享、培训学习、普法宣传五大制度,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工作衔接,杜绝“以罚代刑”问题,形成涉水违法犯罪打击合力。三是深化诉源治理机制。依托人民法庭的地缘优势,坚持未诉先办,提前介入,大力开展纠纷源头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无讼村居”创建工作,探索建立“村内吹哨、法官报到”机制,将涉水纠纷从“末端治理”前移到“源头控制”。四是强化以案释法机制。选取贴近百姓生活、警示意义较大的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重点对“禁渔期”“禁渔区”等法治保水相关知识进行普法。同时,借助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依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村委会宣传橱窗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供稿单位:密云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