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平谷

一颗星 一点火 一束光

——基层战“疫”一线的她和他

本站发表时间:[2020-03-1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个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平谷区目前尚无新冠肺炎病例的背后,司法行政机关的“她”和“他”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坚守岗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平谷镇建兰社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上,始终有一个戴着口罩、穿着紫色羽绒服、右手拿着体温枪的身影活跃其中,她就是平谷区司法局平谷镇司法所即将退休的老党员陈胜利。“您好,请停车接受体温检测。”面对从检查点开过来的每一辆车,她都上前举手示意,让司机停车接受体温检测。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她要连续站着执勤8个小时,从大年二十九至今从未休息。在社区检查点,陈胜利指挥车辆、测量体温、耐心解释说明、情绪疏导、录入信息资料,有条不紊,从未出过一次纰漏。而在家里,她的儿媳妇刚刚生完二胎,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陈胜利说:即使3月份就该退休了,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绝不给自己的工作生涯留下一点遗憾。

  来社区第一天就收到暖心礼物

  宋立华是平谷司法局下沉干部,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她积极投身战“疫”一线,在阳光社区安排的防疫工作岗位上勤恳付出。“来到阳光社区的第一天,我就收到了热心群众送来的免洗洗手液,一句‘辛苦了’,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感动至极!”下沉防疫期间,宋立华每天要对进出社区的居民进行体温检测、防疫宣传、情绪疏导……雨雪降温仍坚守在防控一线。持续十余天的坚守,不仅有暖心居民带来的感动,还有更多社区居民的理解和主动配合:越来越多的人早早出示出入证、伸出手臂等待测量体温、主动下车登记车辆信息……坚守平谷一隅的她亲眼见证了社区管理日益精细化、居民防范意识越来越强。

  为战“疫”舍小家顾大家

  杨丽伟身兼三重身份,她是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执委办的一员,是身处防疫一线警员的妻子,还是一名司法行政女干警。接到战疫指令后,夫妻二人毅然走向战场,为了能安心工作,把7岁的儿子放到了父母家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了稳步推进世界休闲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杨丽伟已连续加班加点30多天。一项项重点任务提上日程,联络各方、制定方案、启动相关手续、准备各种材料……她既欣慰又自豪。夫妻俩长期奋战在防疫一线,儿子生病时也没能在身边照顾。“特殊时期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现在他还小,我相信等他长大了一定会理解我们的。”

  “硬”援律师捐款捐物助销果品

  她叫赵一凡,是北京市方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平谷区政协委员、平谷区新联会会长。防疫期间,她率先下沉到村,到刘家店镇前吉山村出入管理检查点值守。在第一次值守时,她看到值守人员在春寒料峭中不停地搓手跺脚,第二次值守就带来了3箱御寒暖贴和一箱免洗消毒洗手液。疫情期间,她多方捐款6000元;分别向滨河居委会、前吉山村、金海湖镇赠送暖贴3500个;向社会团体爱心捐赠50桶消毒液、100包消毒纸巾。作为律师,在工作中她坚守岗位,积极响应法律援助中心安排接听12348电话值班的安排,参加法援接访、接电;报名参与全国政府法律服务联盟发出的为赴湖北前线的全体医护人员提供2020年全年的免费法律咨询活动……还带领平谷区新联会与农村创业者联盟、平谷电子商务协会等社会团体助力解决刘家店镇果农因疫情导致果品销售困难的问题,现所有果品全部出库。如今,赵一凡又带领区新联会积极参与助力罗营镇180万斤果品公益销售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平谷区疫情防控和果品销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测温仪上的依法防疫

  “您好,您去买菜了,我给您测一下体温,您是本小区住户吗?如果不是,请您到桌边登记,如果是,请您出示本小区出入证给我们看一下。”这是这些天在社区出入口值守的赵立萍说的最多的话。每天下午16点至18点是人流量密集时间,17点30分左右,一辆黑色的北京现代驶到了小区门口,车窗摇下来,一名年轻小伙子有些不耐烦地伸出了胳膊。“您好,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应该做到协助、配合、服从政府部门开展防控工作,并如实进行信息登记等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公民职责,人人做好自己,社会就好了,国家就好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赵立萍耐心地劝导着进入社区的居民。

  简单对白背后的细心防疫

  司法局下沉干部杜海洋是驻守在社区门口的司法行政人,“您好,您慢点,您别客气”是他的日常用语。测温仪一掏,胳膊一伸,“大爷,我给您测个体温!”这是他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简单对白。他顶风冒雪,在小区检查点做好人员和车辆进出登记、体温测量、粘贴通知告示、必要的政策解答及进出人员情绪疏导等工作,同时也及时铲除主要道路的积雪,方便社区居民出行。一遍遍的重复,一次次的沟通,从未停止。因为他深知:疫情防控工作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生命和安全,不能遗漏每一个细节和步骤。持续的坚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很多社区居民都自发送来姜汤水、食物以及御寒用品等。疫情中涌动的社区“温度”,为风雪中值守的党员干部带来了阵阵暖意。

  肩挑“双防”两头忙

  作为司法局办公室的负责人,高雪光从腊月二十九至今从未休息过,制定各项防控工作方案,参与机关应急值班值守,第二批人员下沉到街道他又主动报名,肩挑“双防”两头忙,单位、社区防疫防控两手抓、两不误。疫情发生后,高雪光多方联系,及时购进了口罩、84消毒液、消毒酒精、凝胶等物资,第一时间为同志们提供防护保障。在社区坚守中,他从来不敢多喝水,肾结石手术出院不到半年的他,怕频繁上厕所影响对人员、车流的监测和管控。面对群众的需求,他不仅及时解答,还发放司法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解决问题。

  防疫一线的“精神良医”

  东高村司法所所长熊万增在胳膊骨裂受伤的情况下,仍然高标准、高要求地坚守在战“疫”一线。他防疫管控的东高村镇大旺务村,南与河北省三河市相连,村内有2000余户,村域面积大、人口多,村情较复杂。熊万增会同村干部迅速硬核布防,对全村各出入口进行摸排研判,周密部署,利用建筑围挡封堵小路口7个,保存设立5个大的出入卡口。积极部署并调动村委会工作人员、党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的力量参与卡口24小时的值班值守。他指导值守人员检查登记,做到车辆、人员必检必测,做到详细登记车牌、人员身份证、手机号和去向等信息,确保重要信息上报及时准确,人员处置有力有序。他积极动员包村组战友第一时间对全村6000余人开展细致摸排,做到数据详实、布防精准、守土尽责。与此同时,他不忘自身的普法宣传职能,通过广播、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方式,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破除谣言,用硬核管理保障依法防疫,是防疫一线的“精神良医”。

  用大喇叭喊出“土话”防疫宣传

  在马屯村疫情防控一线,马成群用他地道的“平谷腔”通过村内大喇叭喊出了接地气的“土话”防疫宣传,“大伙注意了,大伙一定要注意啊!这个新型肺炎可不是闹着玩的,传播特别的厉害,上午广播的防疫三字歌一定要好好听啊。不要看到下雪就忍不住出来啊,咱们老百姓啥雪没见过啊,忍一忍就过去了,真要交叉感染就麻烦了,平常大家也都注意点,勤洗手,别扎堆儿啊,要相信科学相信党,这个事儿一定能扛过去、顶过去的。”在马成群的带动下,马屯村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特别增加本地方言土话防疫知识宣传,引导村民自觉佩戴口罩、减少外出活动。同时,马成群会同村干部充分利用村内智能广播、志愿者手持广播等方式流动宣传防疫知识,将防疫工作进展和防疫防治方法及时传递到每个村民的耳边。

  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无数的“逆行者”奋战在一线,我们既看到了铁骨铮铮的硬汉男儿,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巾帼英豪。他们在平谷区战疫一线的各个角落,正用自己的双手传递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供稿单位:平谷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