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石景山

石景山检察院防疫工作群像——抗疫力量再下沉,筑牢社区“防疫墙”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2月下旬,石景山区检察院在前两批选派干部下沉社区的基础上,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动员组织80余名干警报名参加第三批社区值守,最终由30余名干警肩负起“再支援”社区疫情防控的任务。这些同志与前两批不同,他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社区疫情防控,他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妥善处理防疫与检察工作矛盾,确保了防疫检察“两不误”。

  “二孩”妈妈责任重,社区防控不落空。

  坚守是一种精神,逆行是一种勇气。面对疫情,宗栩晗、孙芳、蔡夏、王琳、贾濛、豆忠娟等几位“二孩”妈妈,毫不退缩,逆向而行、直面风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宗栩晗

  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2月,宗栩晗同志刚结束产假就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虽然身体尚在恢复期,平日里要忙着帮老大适应网课教学、照顾刚满8个月的老二生活起居,但她还是报名参加了第三批社区值守。

  值勤期间,北京市要求加强车库管理,宗栩晗同志被安排到车库值守。在测体温的过程中,一个体温39度的司机让她警惕起来,复测之后体温依旧超出正常值。经过询问,司机说他每天回来温度均高,并没有疾病,可能是特殊体质外加车内温度较高导致。宗栩晗同志立刻联系居委会,核实他的情况,在司机回家后,又2次电话联系其复测体温,均显示正常后才放心。执勤过程中这样的“特殊情况”还有许多,宗栩晗同志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追踪落实。她说:“这段参与社区防控的日子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正能量,是我今后继续前行的动力。”

  孙芳

  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孙芳同志,同样面临着老大上网课、老二年纪小的困难。特别是面对一个正是爱跑、爱闹的1岁“小皮孩儿”,父母同时在家都显得有些招架不住,而疫情期间,在她参与社区值守的时间里,家中只有一位老人帮忙照顾。她虽然时常会担心家中的孩子,但保护“大家”也是守护“小家”,从没有因为自身情况而耽误社区防疫工作。从家到值守点,每次需要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共交通,但她从没有耽误或迟到。

  路遥知付出,防疫见真心。

  崔岚、武学东、王博、郑磊、刘雨梅等同志,家住外区,离执勤工作点距离较远,但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每次都能根据社区安排,克服自身困难,风雨兼程参加我区的值守工作,体现了较强的号令意识和牺牲奉献精神。

  崔岚

  崔岚同志家住东城,疫情期间,她积极响应“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的号召,主动加入社区防控队伍之中。她负责的区域以胡同为主,人员成分复杂,又有大量外来返京人员,管理难度大。为了让疲惫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休息时间,她主动承担早8点的第一班岗,每周3次,风雨无阻。第三批社区防疫工作启动后,她被安排到鲁谷街道六合园南里社区参与防控工作,每周3次。同时,原来所在社区的值守工作也没有耽误。

  武学东

  武学东家住洋桥,2月底主动报名参加石景山区第三批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被安排在情报所小区,往返四五十公里,且大部分值守时间都在晚上,小区门口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1个月时间里,参与社区疫情防控23次,值守时间长达91小时。他是传递“暖流”的响应者,53岁依然申请参与区里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他是奉献爱心的先行者,在疫情初始,便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3000元,他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正好看到有这个途径,就想贡献一份力量。”

  普通群众的战“疫”选择

  徐振磊、程渺、王远骁、张雨泽等同志虽然是普通群众,但他们一样主动响应“讲政治、顾大局”的号召,社区值守、防疫捐款、无偿献血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

  徐振磊(右一)

  徐振磊同志主动报名参加第三批社区防疫和机场出入境人员全流程管理工作。近2个月来,他在古城西路南里社区值守20余次。为了有效补充社区防疫力量,他主动申请在人员紧张的夜班时段(19:00-23:00)参与社区防控。同岗同志因家中有事不能参与值勤,他又主动承担起一整周的夜班值守。在接到居民关于小区邮局自助取款机处有流浪人员的反映后,他立即报告社区书记,配合书记第一时间前往了解情况并报警妥善处理。从初春到初夏,徐振磊同志一直全身心投入到社区的防疫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只为能筑牢社区的“防疫墙”。

  程渺(左一)

  程渺同志家住门头沟,值守点在石景山区鲁谷社区,经常晚上九、十点才能回家。3月初的一天,北京迎来了7级大风,看着吹散一地的自行车和快递,程渺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将快递挪进值班室,又将自行车一辆辆扶起并摆放整齐。为了有效避免楼侧翘起的广告牌掉落伤人,她们又紧急上报社区,拉起防护警戒线。

  王远骁

  王远骁同志是我院的法警,各项防疫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外防输入”的关键时刻,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机场入境人员全流程管理,第一个报名无偿献血,又第一个参与防疫捐款。

  90后检察官助理的别样担当

  惠阳光

  疫情期间,惠阳光同志积极履行检察职责,协助办理了涉疫行刑衔接案件。在工作之余,他还报名参加了第三批社区防疫,累计值守达70余小时。在执勤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一天的值守工作结束后,惠阳光向往常一样准备回家,这时,一个哭泣的小女孩儿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姑娘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身边又没有大人跟着,于是他赶忙报了警并将小姑娘送到执勤点,最终联系上了她的家人。除了参与社区防控,他还主动报名参加了“热血战疫、为爱逆行”无偿献血活动。献血后,只是短暂休息了两天,就又投身于社区防疫值守工作之中,以实际行动展现90后检察人的别样担当。

  “一岗双责”肩头挑,抗疫检察双落实。

  部门负责人谷荣、张云波、李鹏宇等同志,作为中层干部,既要领导部门推进检察业务和党建工作,又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他们积极协调各项工作,妥善处置矛盾困难,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参加社区防控都在30小时以上。

  谷荣

  谷荣同志始终坚持“真做事、做实事”的服务理念,以身作则,带头参加社区值守,截止目前已达76小时。特别是单位全面复工以后,谷荣同志积极协调部门力量,坚持社区值守,时间不减、力度不降。与此同时,她带领部门干警联合民事检察部门,开展对民营经济案件监督工作,主动对接区司法单位,优化涉疫行刑衔接案件办理流程,并建立工作机制,结合社区防控为“老街坊”普及法律常识,实现防疫检察两不误。

  张云波

  张云波同志带头报名参加石景山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八千平社区值守60余小时。工作中他发挥所长,积极推进社区防控工作。有一次,一位居民不配合体温检测,和社区干部发生了冲突,被民警带到了派出所。张云波同志跟随来到派出所,一方面作为见证者,向派出所证明情况,一方面发挥“释法说理”专长,不厌其烦地从中调和,耐心劝导居民,使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向社区干部赔礼道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全力以赴、逆向而行,多角度助力疫情防控。作为检察系统抗疫战线上的一份子,他们战疫情,初心不改,以实际行动捍卫司法公信、补充社区力量、巩固防疫成果,用时间和汗水践行检徽下的誓言。


[供稿单位:石景山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