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石景山

景山区司法局:19小时完成法律援助 火速助力农民工维权

本站发表时间:[2020-06-0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近日,石景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赵某申请法律援助的电话。此前,她因公司欠薪,向石景山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而开庭日期定为次日上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法律援助开始了!

  突然的决定 紧张的准备

  赵某曾是北京某公司员工,自2019年6月起,公司一直拖欠工资,不得已离职后,她向石景山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临近开庭,赵某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求助,得知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于是临时决定申请法律援助。然而,这个突然的决定留给法援中心的时间并不多,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法律援助开始了。

  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意识到情况非常紧急。疫情期间,律师资源相对紧张,面对时间紧急的案件,中心一边告知赵某尽快带齐申请法律援助需要的材料到中心办理手续,一边抓紧安排法援律师。

  关键证据缺失 法援律师耐心寻找

  赵某到达中心后,中心以最快速度帮赵某办理受理审批手续,同时安排提前到达的律师帮赵某梳理案件材料。但赵某仅告知法援律师仲裁申请请求,对于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和保险款,手里却无任何准备好的证据支持申请事项。

  情况紧急,法援律师便根据经验从申请事项出发,逐一询问赵某手里可能有的证据。经过法援律师两个多小时的梳理,证据逐渐充分完善起来。随后,法援律师根据劳动仲裁委的要求制作了证据目录。

  法援律师将整理好的证据目录请赵某确认,并提前交代开庭注意事项以及有关法律规定等事宜。一切准备妥当后,已是晚上七点。

  开庭当天,法援律师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石景山区劳动仲裁委,做好开庭前各项准备。经仲裁庭主持双方进行了多轮调解,最终单位愿意支付拖欠赵某的工资。

  最终,赵某拿到了仲裁委为双方出具的调解书,赵某对法援律师专业的法律服务表示感谢,同时也对石景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维权的认真态度表示感谢。

  自疫情发生以来,石景山区司法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指示要求,加强党建引领,积极落实四方责任,履行好司法行政各项职责。

  特别是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我们提前谋划,针对疫情特点,及时开通网上服务、网上预约,防止人群聚焦,通过“线上+线下”采取五项举措来满足群众和企业的法律需求。

  一是统筹律师等法治资源,组建专业法律服务队伍,利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群众及企业法律问题。二是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一般案件,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三是与区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加强联动配合,依托庭审APP远程提供法律帮助。四是组建24小时法律援助微信工作群,群众扫码进群后,可直接发送语音或视频向群里的工作人员和律师提问,实现司法服务全时空“不打烊”。五是开展“助企惠民行动”、“法治体检”、“百千万”走访调查,主动搜集并及时解答企业法律需求。

  疫情期间,法律服务队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法律咨询解答等200余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1件,其中农民工案件41件,已成功讨薪近48万元。12348服务热线共解答群众和企业法律咨询2500余次。

  (该事件被央广新闻、司法部、北京日报、腾讯新闻等媒体客户端相继报道;4月29日,中央广播电台专线采访承办律师王俊霞。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对该事件进行采访,并于5月5日下午在《热线12》栏目报道播出专题节目。)


[供稿单位:石景山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