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石景山法院贯彻落实市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法院党小组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符合条件的审判团队和工作组上建立了36个党小组,并探索完善党小组建在团组上的新方法、新做法,为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本期先锋论坛,与大家分享孟琳党小组的故事。
▲左起分别为:付童鑫、吴晓萌、倪莞
孟琳、喻婷、胡丞、张阳
孟琳审判团队由1名法官、1名助理和5名辅助人员组成,是该院贯彻落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判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探索推行“1+1+N”审判团队的有益尝试,团队主要负责民间借贷和金融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曾荣获“第二届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团队长孟琳曾荣获“北京法院优秀速裁法官”、荣立个人三等功,团队成员多次被授予院级表彰。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2019年5月,团队在机关党委的指导下,以3名党员为核心,组建了党小组。
“铛——”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今天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缺席合并审理原告XX与被告XX、原告XX与被告XX……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共计X案……”
2019年12月25日,对石景山法院金融速裁团队来说,又是忙碌而平凡的一天。
上午10:00,第一场庭审结束,49名原告在6名助理的引导下,正在有序完成笔录确认、公告办理、撤诉谈话等收尾工作。与此同时,法官孟琳开始审理另一起案件,庭审中,诉辩双方对借款事实无异议,但对利息计算存在争议,经过几轮法庭辩论,双方的言语中都夹杂了些火药味儿,孟琳迅速抬头看了眼时间表,当机立断宣布休庭,建议当事人平复情绪后再进行调解。随即,又开始了第三、第四场庭审。待全部工作结束,已过了午饭时间,办公桌上,放着助理小倪从食堂给打回的饭菜。想起上午的案子或许还有调解的余地,孟琳一边快速地扒拉着饭菜,一边联系助理,紧急安排上午的两名当事人谈话,这一次,双方的情绪已然平复了很多,半个小时后,双方同意了调解方案,握手言和。
“铛——”,下午2:00,又一场庭审,开始了……
这一天,金融速裁团队顺利审理一大批案件,其中95%的案件当日印刷判决,另有部分案件撤诉或调解,减去公告期间,每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约为12天。
高效审理的背后,孟琳团队探索推行“团队党建”模式,讲合作、讲团结,同心同力同向行,共勉共进共担当的有效实践。
作为法院审判战线的“快车道”,速裁工作体量大、节奏快,如何确保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中团队成员热情不减、标准不降、力度不退是摆在团队长孟琳面前的一大课题。
2019年5月,团队成立后,几经思考,他们确立了以党建工作凝聚团队合力、激活干事热情,提升工作效率的“团队党建”模式:他们以三名党员为核心组建了党小组,并将“以强化党员意识为重点,以融合速裁审判工作为着力点”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思路;在团队分工上,他们注重将急难险重任务分配给党员干警,激励党员自我加压、担当作为;在工作推进中,将党员和其他干警以1+1的方式结对,由党员带头,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在队伍管理上,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固定学习日,强化政治理论集体学习,让干警时刻有思想归属感,明白工作“为谁开展,为什么开展。”
“团队党建”的初步成效首先体现在工作效率的提升上。在党员干警的带动下,6名助理在原有办案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辅助性事物推行“批量处理”:调解阶段批量送达,6名助理一天能够寄送1200-1800份司法专邮;借助小程序智能立案,团队1人1天可立案千件以上;对同一原告起诉的被告同时进行公告送达,以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并保证串案开庭;充分运用要素式审判方式,使用excel批量录制案件的关键信息;对无争议案件均采用嵌套方式自动生成判决书,降低出错率……这一项项探索,在对简单案件批量集中简化处理的同时,保证了案件审理的质量与正确率。针对有争议的案件,他们则充分利用公告案件等待开庭的时间段,集中进行调查取证、及时进行证据交换,保证庭前完成案件审理的准备工作。就这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要求被严格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
“团队党建”的另一成效体现在团队成员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协同配合中。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原告某股份有限公司起诉的3800余件案件材料,印刷厂不能按期交付,一时间,送达期间变得极为紧张。面对这一突发状况,6名助理根据自己擅长的工作,立刻调整分工:党员干警倪莞主动担任起“小管家”,配合孟琳法官及时调整团队的工作计划,为后续工作留足时间,同时,敦促印刷厂尽快交付材料;“技术担当”张阳运用小程序完成被告户籍地址查询,制成表格以供核对,提前制作完成相关材料并批量打印;人美心细的小姐姐喻婷、付童鑫主动制作了疫情期间使用的《应诉告知书》,提示当事人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法院、了解案件进展;“温暖小助理”胡丞则根据预查的被告信息及电话联系情况,做好送达准备;疫情期间,参与社区夜间值勤的党员干警吴晓萌主动克服困难,为团队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几经催促,印刷材料最终赶在周五下班前送达,为了确保疫情期间案件如期审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最终,赶在周一前顺利完成7500件司法专邮寄送,为案件顺利审结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速裁团队,案件虽多,但每一件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批案件判决书交付打印前,6名助理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核对关键数字和条款,确保每一份文书“零差错”。为了便利异地当事人参与庭审,减少诉讼成本,每次开庭前,他们都会与当事人反复沟通,按照当事人来京、离京时间安排工作。为了让当事人“每一趟都跑的值得”,所有票据和材料都会在庭审前准备完毕,确保费用缴纳、公告申请等手续可以一天完成。
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初心。疫情期间,及时接听当事人电话。每次“云庭审”前,他们都会通过企业微信提前对当事人参与庭审进行远程指导,确保开庭工作顺利推进。考虑到疫情影响时期不能确定,他们固定每月利用一周时间,对有条件的案件集中进行“云调解”,确保案件有序推进。
深夜的灯盏、清晨的霞光,整齐装箱的卷宗、不计其数的电话,记录着孟琳团队的每一次辛苦付出。工作纵然辛苦,但团结协作、配合有序总能让大家在友爱的氛围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大家在一起就有干劲儿,工作再忙,互相搭把手就干完了。每次看到别人那么认真,我总想着自己也一定不能掉队!”谈起团队,倪莞动情地说道。
“都说人在一起是聚会,心在一起是团队,‘团队党建’让我们的队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块儿使,纵使工作辛苦,但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