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人民法院提高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顺义法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涌现出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成果丰硕的优秀人才,为推进顺义法院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表彰在综合审判、各类竞技比赛中取得突出成果并为全院工作作出特别贡献的个人,2015年,顺义法院设立“审判业务特别贡献奖”,作为全院最高荣誉称号,至今已举办三届。在“第三届审判业务特别贡献奖”评选中,北京法院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标兵曹咏、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获奖者王思思等6位干警脱颖而出,获此殊荣。
为进一步发挥“审判业务特别贡献奖”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现推出系列获奖者侧记,让我们为TA们点赞、喝彩,向TA们学习、致敬!
顺义法院第三届审判业务特别贡献奖
北京法院第五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标兵
孟思
孟思所在的王亚平审判团队
人才简介
孟思,顺义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助理。曾连续四年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撰写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在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北京审判》杂志发表。曾荣获北京法院第五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法官助理标兵”称号,顺义法院第二届、第三届审判业务特别贡献奖,被聘为第二届北京市法院法官助理、书记员兼职教师,荣获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公务员、优秀调研骨干荣誉称号。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得个人嘉奖两次,所在的王亚平审判团队被评为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
孟思说:“2019年,对我而言,是幸运的一年、成长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司法业务技能比赛和学术讨论会,每个机会来临,我努力抓住,用心付出,幸运之神屡屡眷顾。这让我更加相信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司法业务技能比赛
备战心得
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是练兵场,是提升自己的重要平台。得知司法业务技能比赛参赛方案后,我毅然报名参赛。因为于我而言,这又是一次历练、一次契机、一次提升。
北京法院第五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的考试内容包括五方面:业务技能知识、案例分析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面试。我对照比赛方案,对五大考核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调查研究考核需要提交理论文章,我有多篇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最终选择了一篇全国二等奖的获奖论文作为参赛文章。为了备战剩下的四项考核内容,我将考核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力争各个击破,快速提升。
第一,业务技能知识考核。该部分需要考察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专业的法律知识。长期从事行政审判辅助工作的我,对其他领域的法律知识并不熟悉,通过司考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于是我决定从司法考试真题入手,做真题,背法条,尽快让自己掌握各专业的法律知识,努力做到行政专业知识不失分,其他专业知识多得分。充分利用乘车、休息时的碎片时间,不断刷题、背诵。考前一天,软件记录我已经做题1758道。
第二,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案例分析需要法官助理在较短时间内理清案件的审理思路,并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法律关系、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进行全面分析。虽然我从事了多年的行政审判辅助工作,但应对复杂疑难的行政案例还有一定不足。我开始自学《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典型行政案件理解与适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书籍,和最高法院发布的多篇行政指导案例,了解不同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技巧,为案例分析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裁判文书撰写能力。备战时,王亚平庭长对我如何选择参赛案件进行了悉心指导。案件要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和复杂性,争议焦点较多或法律适用存在一定疑问的案件,在撰写裁判文书时才有的说、有的写。在王庭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最终选择一个户籍行政登记案件参赛。王亚平庭长和案件承办人刘琳琳副庭长在裁判文书的撰写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学习了很多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从每个裁判文书中汲取经验、亮点。同时,我也搜集了一些类案裁判文书,从中借鉴裁判思路和表达技巧,努力使自己的裁判文书更加饱满。初稿完成后,我又进行反复推敲和打磨,最终形成终稿。
第四,面试。面试考核内容是对案例分析答题情况进行阐释和说明,案例分析题做的正确,面试分数才会高。于是,我计划从两方面准备面试。一方面,我努力学习掌握各种典型案例和法律条文,争取案例分析能够回答正确、多得分;另一方面,我对自己在面试时如何发言和交流进行了初步思考,让自己更加有底气。面试过程是一个各抒己见、争论沟通的过程,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我告诉自己,坚持下来就很棒。
几个月后,比赛获奖的消息传来,获奖的背后是院领导的精心栽培,是庭里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是家人们的包容理解,是自己在备战比赛时的拼尽全力。这场比赛、这段经历一定是我一生中极为宝贵的财富。
学术讨论会
论文撰写经验
学术讨论会就像是法律人的奥林匹克盛会,我们从中学习,从中历练,从中成长。入职以来,我一共参加过四次学术讨论会,四次获奖都离不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领导同事的悉心指导,离不开我院愈发浓厚的学术氛围。如何撰写好学术论文,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你的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论文一定要立足法院人的视角,可以结合审判实践,找出法院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存在争议的问题,找出能够写、值得写的论文题目。确定好论文选题后,再简要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好写作思路,方便接下来的论文撰写。
二要树立创新意识。一篇论文的难点在于有新意,而其可贵之处也在于有新意。新意就是具有独创性,这是论文的价值和生命所在。对于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的主题,如果想写出新意,需要好好思考。对于没有人研究或研究成果较少的主题,则可以创新思路,选择新角度、新方法或新思路进行研究。
三要树立精品意识。写出论文初稿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带着精品意识、怀着工匠精神,仔细地推敲和打磨论文。无论是题目、结构,还是表达方法,都需要反复推敲,可以在文章结构、论证方法、表达形式上,多借鉴和模仿往届获奖作品的模式。借鉴模仿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认真体会获奖作品的谋篇布局,合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有志者事竟成,每年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甚至自我怀疑的,但也绝对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历练提升的过程。希望每位用心写作的人都能在法院学术讨论会这个大舞台上收获理想的成绩。
获奖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间,我入职顺义法院已经五年了。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好的单位、好的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人、好的机会。忘不了院党组对司法业务技能比赛和学术讨论会的高度重视、动员部署,忘不了王亚平庭长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时苦口婆心的沟通协调,忘不了同事们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暖心帮助,忘不了连续加班时家人的理解和关心,也忘不了自己为既定目标努力时的坚毅果敢和拼尽全力。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深知,所有的成绩都是过去。2020年已经过半,下半年我会重整行装,重新出发,扎实做好行政审判辅助工作,努力提高司法业务技能,用一颗感恩的心为人处世,用一颗拼搏的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用心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