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先生终于拿到了工伤及解除劳动关系的各项补偿金共计16万余元,他激动地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当面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像这样的场景在顺义区法律援助中心并不罕见。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及稳工稳岗,因时因势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法援惠民助企举措,通过“五个衔接”机制打通案件从受理、调解到仲裁、诉讼的全部环节,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一条龙式”法律援助服务,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工稳岗及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建立与区劳动监察大队无缝衔接机制。劳动监察大队受理农民工的劳动争议后,调解不成的,立即将相关材料转递到法援中心,法援中心提前介入,指派律师解答咨询,符合条件的快速办理援助手续。
二是建立与企业工会交叉衔接机制。在部分重点企业工会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工作站反馈的疑难、复杂、群体案件,区法援中心立即指派专业律师上门了解情况,化解纠纷。
三是建立与镇街司法所实时衔接机制。在全区25个司法所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即时远程业务指导,尽量在基层化解纠纷,让群众少跑路。
四是建立与区劳动仲裁庭精准衔接机制。协调区劳动仲裁委,在仲裁立案大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窗口,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专人协助立案、安排开庭,缩短结案时长。
五是建立与区法院高效衔接机制。在区法院设有法援工作站,每天有律师坐班解答咨询。协调区法院加快涉及农民工案件的办理进度。同时充分利用法院的诉前调解机制进行调解,无法调解的,及时判决。
今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热线、网络平台、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畅通了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的渠道。1-8月份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10件,占同期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73%,挽回经济损失达160余万元;解答农民工来电来访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组织律师为12家企业现场解答法律咨询,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工维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