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5月1日起实施!
再有5个月,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
近日,来自北京民族幼儿园、北京奥通之星国际教育的小朋友们齐聚京贸家园社区文化广场,与这里的居民一起参加由通运街道京贸家园社区党支部、通州区金蓝途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承办的垃圾分类公益创投项目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通过“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倡议签名”“手绘垃圾分类环保袋”“变废为宝”“智能回收”等环节,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领会保护环境的深刻意义。
通运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是2019年通州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三社联动”服务中的子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公益微创投”创新服务模式,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使其能够以公益的方式服务自己、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
通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洁出席活动,垃圾分类工艺创投项目啄木鸟支援服务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先锋支援服务队、天一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志愿者,京贸家园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活动申报人及申报团体到场参加活动并进行志愿服务。
“垃圾分类互动体验”环节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北京民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表演了一场别具风格的“创意走秀”。28位可爱的小朋友分成4组,手举不同类别的垃圾手牌,迈着“模特步”,从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相对应的通道中缓缓走出,有条不紊的向大家展示各自的手牌,一个个镇定自若,台风稳健,赢得了阵阵掌声。
走秀结束后,通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洁、京贸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蔡维、北京民族幼儿园园长康焱为小朋友们颁发了“垃圾分类”创意走秀表演、“京贸家园环保小达人奖状。
倡议签名
今冬第一场雪后气温骤降,虽然天寒地冻,社区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热情却不减分毫。大家纷纷来到在宣传栏前,摘下手套,在条幅上签名承诺”保护运河,垃圾分类我先行!“
”倡议签名“环节在社区居民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京贸家园社区生活新风尚。
”手绘垃圾分类环保袋“环节吸引了社区内众多小朋友前来,大家以环保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将爱护地球、做好垃圾分类的画面描绘在了环保袋上,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
活动不仅加强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也将环保理念变成实际行动,反映了大家对绿色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渴望。
在”变废为宝、智能回收“环节,居民与小朋友们进行了垃圾分类互动问答,大家踊跃回答,活动现场热闹非常。
”现在将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已经成为一个时尚,我们也时尚一把。“一位居民开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垃圾分类游戏让居民们、特别是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天气寒冷,每位参与活动的人员却毫不介意,大家积极参加游戏互动,乐此不疲。
此次活动从垃圾分类”微事务“出发,以”微创投“方式实现”微志愿“,引导更多居民加入社区志愿队伍中来,从身边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为迎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实现社区事务”微治理“奠定了基础。
【社会关注的十大垃圾分类热点问题】
个人违规投放多教育慎处罚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主任郝志兰介绍,《条例》特别提出,个人违规投放应当多宣传教育,慎用处罚和信用惩戒等。
居民个人应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郝志兰表示,《条例》中很多规定讲究”因地制宜“。比如,并没有对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进行全市统一的强制性规定,各区政府可以采取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等多种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此外,也并没有强制要求垃圾在投放时必须”破袋“。
厚度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全面禁止
修改后的《条例》明确指出,禁止在本市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市城管委固废处副处长马建骥解释说,《条例》中所谓的超薄塑料袋,指的是单层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现在很多商场和超市所使用的收费塑料购物袋,以及蔬菜水果区提供的成卷保鲜袋,其实都已经是合规的了。
将制订“一次性用品”详细目录
修改后的《条例》指出,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
有外卖企业提出,如果不能使用一次性的包装餐盒,很难为顾客进行送餐。所以在此次修改后的《条例》中,只提出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而没有对一次性餐盒进行限制。
明年5月之前,将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一起,制定一次性用品的详细目录,并出台相关配套的工作方案。
所谓”不主动“提供,并不等于完全不提供。比如,餐馆和外卖在顾客点餐时,要增设”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让顾客在点餐前自行选择。宾馆则不得主动在客房中摆放一次性洗漱用品,但是客人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向餐馆、宾馆的前台索取。
至于一次性用品是否收费,餐馆、外卖、宾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行确定。
快递包装可重复利用环保包装
修改后的《条例》提出,快递应当使用电子运单和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本市鼓励快递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
据悉,邮政管理部门已对绿色包装材料出台了具体的标准,今后,将用绿色包装逐渐替代现有的一次性包装。快递员将快递送达,等用户将包装拆除后,可以再当场对快递包装进行回收。
送快递时,如果用户恰好不在家,快递员往往会将快递件暂存在快递柜内。对于放在快递柜内的包装如何进行回收呢?马建骥表示,用户可以自行将快递包装交回快递点,或是设置一些集中的快递包装回收处,鼓励用户将快递包装交回。
垃圾桶垃圾分类标识向新国标统一
12月1日,由住建部制订的新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开始实施,新国标中,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标识对比北京现行的标识图案完全不同。对此,市城管委固废处副处长马建骥表示,未来对北京市各区域垃圾桶的材质和容量不会做统一要求,但接下来,各区域新配置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标识要一律按照新国标印制。
针对居住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要求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必须成组设置,但数量上可以根据各小区的楼层数、人口数、垃圾产生量自行调控。
马建骥说,不管怎么调配,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是必须要配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收集点每个小区至少分别设置一处,可回收物收集点可以是垃圾桶的形式,也可以是集中的暂存收集点。
街头路边的果皮箱,目前主要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未来要设置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马建骥表示,为了满足行人投放果皮等厨余垃圾的需求,可以在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区域的,增设厨余垃圾桶。
教罚并举当一天垃圾分类指导员或将免罚
按照新规,个人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且屡教不改,将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不过,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则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参加哪类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免于受罚?参与活动的时长有无限制?对此,马建骥解释说,如何对处罚进行认定,以及社区服务活动的具体流程,下一步都需要会同城管执法部门一起沟通研究,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相关的执法保障方案。比如,执法部门做出处罚决定了,被处罚的个人可以先拿着处罚通知单去街道”报到“,由街道指定某一个社区,让受罚人去当一天垃圾分类指导员。服务完后,再回到街道”打卡销账“,这样才能算是将这次处罚消除。
“混装混运”罚款金额提至最高10万
在《条例》修改的过程中,曾提出过垃圾”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而最终表决通过的《条例》中,虽然明确提出垃圾”不得混装混运“,却删去了”不分类、不收运“的说法,而变成了”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则向城管执法部门报告。
虽然没有对”混装混运“拒收提出规定,但此次修改后的《条例》,特别提高了垃圾”混装混运“的处罚金额。罚款金额提高为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分类收集的方法,首推”桶换桶“或”桶车对接“的方式,”以后不光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也要实现 ‘桶换桶’,也就是用空桶直接替换掉已经扔满了的垃圾桶,这样省去倾倒的步骤,既可以防止混装混运,也可以避免出现二次污染。“马建骥说。
有条件小区家庭可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修改后的《条例》指出,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可以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对此,马建骥表示,目前,本市已经有部分小区内,试点安装了厨余垃圾处理机。也有个别家庭试点在厨房洗碗池下安装了厨余垃圾粉碎机,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直接排入下水道中。今后可以和住建部门沟通,考虑是否能将厨余垃圾粉碎处理机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配置之一,让部分有条件的小区试点安装。
垃圾分类指导员可获服务奖励补贴
修改后的《条例》中,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概念,而同时,还提出要”在居住区设立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指导员“。
马建骥表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其实并不是单独个人的概念,而是承担垃圾分类责任的主体。比如,对于住宅小区、胡同、街巷来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可能就是物业;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来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就是单位;而对于城市道路、公路及其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来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就是负责清扫保洁的单位。
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指导员则主要是各区或是各街道招募的志愿者,平时负责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正确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政府将为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指导员发放一定的服务奖励补贴。
“一大四小”配套办法年底出台
今年年底前,配合《条例》尽快落地的”一大四小“实施办法将紧随条例陆续出台。其中,”一大“指的是,将围绕条例的修订,制定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行动方案。”四小“指的是,同步编制北京市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北京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生活垃圾减量实施办法这四个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