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助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成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完善区委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纳入全面依法治区、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每年一季度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汇报,研究重大决策事项。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实行区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年报告公开制度。
持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严格纳入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建立“通州区决策咨询法律专家库”,为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点工程提供法律咨询。建立“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重大决策出台前、重大专项行动实施前,进行沟通研判,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发《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发文主体、发文程序和备案管理,实现备案率、审核率均达100%。
全面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
全面推行执法“三项制度”,制发《通州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办法》,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指导、进一步厘清权力清单、搭建统一公示平台,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创新推出违法建设控制举措,制发《通州区控制在施违法建设若干规定》,有效遏制新生违法建设多发、高发的态势。
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领跑者全国”
科学构建行政复议规范化体系,印发《通州区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着力构建坚实的基础保障体系、畅通的复议受理体系、高质高效的审理体系、完善的决定执行体系、标准统一文书体系,逐步实现了行政复议流程、空间、队伍、文书规范化。全市率先实现行政复议“三公开”制度。建立行政复议接待咨询分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单项评选。
普惠均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增强百姓获得感
对标城市副中心高标准要求,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思路打造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即一张公共法律服务网;“线上+线下”、“同步化+同质化”两结合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平台;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和法律咨询四项工作内容;人民调解员、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司法助理员五支队伍。大胆创新,将通州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成为全市司法系统的“示范田”,取得了全市“四个第一”即:建立首家区级实体平台、建立首家镇(街)全功能服务站、率先实现三级实体平台全覆盖、率先实现“一网通”、“一站通”、“一线通”。
“多元调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加强“三级”人民调解体系建设,建成各类调解组织615个,实现区、镇(街)、村(居)全覆盖。建立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劳调5大对接机制,形成多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为社会矛盾纠纷提供多元化解渠道。进一步充实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创新推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多元调解+速裁”、“预约+合约”、远程调解等便民措施,让百姓身边矛盾纠纷化解走向快车道。
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发挥“头雁效应”,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累计开展针对处级干部、中青班、村居两委班子等法治讲座150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累计孵化“开学第一课”、“反校园欺凌”、“税法进校园”等普法品牌数十个。进一步扩大普法阵地建设,累计建成215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其中国家级5个,省(市)级62个。区司法局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