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通州

锦旗背后:不同的感受,共同的坚守

本站发表时间:[2020-04-1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我在法院工作十年,收到过许多锦旗,但在我下沉社区期间,这面送给社区的锦旗让我感到了不一样的骄傲。”————孔范宇(2010年入职通州法院,员额法官)

  “锦旗真好看,希望有一天锦旗上也能有我的名字。”————黄薇(2019年入职通州法院,法官助理)

  当前,筑牢基层社区防疫线,仍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近日,通州法院选派第二批52名党员下沉至副中心28个社区(村),接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通州法院干警们充分把握这次机会,立足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运用自身法律专业知识谋基层所需、补基层短板,通过“法治+社区”,在联防联控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这天,孔范宇下沉的社区收到了一面印着“不忘初心担使命,众志成城抗疫情”的锦旗,这让孔范宇感触很深。

  来送锦旗的是辖区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事先没打招呼,直接就来了,一进门就向社区书记递来锦旗:“你们从年里头就开始连轴转,真是辛苦了!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们干起活来,安心!”

  在法院时,孔范宇觉得收到锦旗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这天他却特别开心。

  孔范宇所在的社区目前只有社区居委会筹备组,人员正紧缺,他一到岗就忙碌起来,接听电话、记录居民反馈、录入租户信息,很快,他就把这些活儿干得得心应手。

  在法院忙习惯了的孔范宇,在社区也一刻也不肯闲着。他注意到,社区工作者、安保人员、物业管理员、社区居民等在处理日常纠纷和依法管理小区方面存在一些疑惑与不解,比如,“那两家人又吵起来了,谁也不让,真让人头疼”“他又不按时交物业费,怎么都说不动……

  听到这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声音后,孔范宇觉得在社区找到了自己的“主场”,十年的民事审判调解经验可不是白来的,他认真了解情况,收集案例,以案释法,耐心讲解,就这样在工作之余给大家开起了“普法小课堂”,一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工作者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明白了!”

  法院干警与社区筹备组因疫情相遇,因防疫并肩,“法治+社区”,社区依法防疫水平提高了,大家同心战疫的信心也更足了。 

  “这面锦旗的意义很特别,能够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共享这份肯定,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它也提醒我,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做的还有很多,能够向前站的地方也有很多。”

也是在这天,黄薇下沉的社区收到了一面“忠于职守,为民服务”的锦旗。这是她第一次经历送锦旗,因此格外兴奋。

  近日,黄薇所在的社区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此前已发生几次类似事件,这对社区来说是个大麻烦,社区希望通过加装高空摄像头来解决找人的难题,但社区与住户在加装摄像头这件事上也存在一定分歧。

  黄薇积极参与筹划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向社区工作人员解释高空抛物涉及的法律责任类型,提示加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如摄像头拍摄范围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等,并向社区提供了解决思路。

  同时,黄薇协助社区审定《禁止高空抛物告知书》,逐一向住户发放,告知住户相应权利义务,并征求住户对安装摄像头的意见。

  黄薇认为,下沉社区让她更加了解了基层社区的司法需求,也获取了很多调研素材。她以在社区走访调查中得到的资料为基础,着手开展关于社区高空抛物司法适用的相关调研。

  她说:“社区工作同调解、审判工作一样,都是与人打交道,换位思考、互相尊重权益是实现双赢的不二法宝。”

  看到这面锦旗,黄薇觉得目标更明确了,“相信有一天我也能通过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专业价值,为社区防控贡献法院人的特别力量。”

  两面锦旗,一个故事——下沉社区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治理的故事。

  两面锦旗,两份感受——一份感动,一份期待。

  锦旗背后,则是所有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服务人民的不变坚守。


[供稿单位:通州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