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公安分局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中有3名90后女民警,平日里她们跟其他男民警一样,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上岗,不畏风雨、不惧严寒,义无反顾的坚守在公安检查站岗位上,口罩遮住了她们温暖的笑容,却挡不住她们坚毅的目光。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自开展支援外围检查站查控工作以来,她们砥砺初心、奋勇前行。以警察之名、巾帼之力,用不让须眉的侠骨柔情,贡献着副中心警察的抗疫“她”力量。
01 有我在,请放心
她叫葛子瑜,在白庙北检查站高峰勤务工作中,负责过往行人查验工作。葛子瑜始终坚持最高标准,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把自身的严谨细致发挥到极致。
那是一个普通的清晨,太阳刚刚由东升起,进京大潮如约而至,在忙碌的工作中,葛子瑜发现一名男子的长相跟证件照片不符,男子坚称自己只是换了发型,但是即便是隔着口罩,葛子瑜也感受到了这名男子的紧张局促。
经工作,该名男子承认自己冒用了他人身份证,试图蒙混进京。
勤务工作之外,葛子瑜负责队内的政工工作,忙起来连休息补觉的时间都十分拮据,而她始终用高昂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时常有人玩笑问她为何选择了辛苦的从警路,她却总是灿烂的笑着,坚定地说:“因为热爱”。
查验工作重复琐碎,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这样我才能踏实,群众才能安心。--葛子瑜
02 It's my honor
“Good Morning Sir, we're police from Tongzho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lease show your passport and other required certificates。”
这是张慕歆近期以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英语。英语专业八级加上涉外警务工作经历,领导将她安排到了专业性较强的引导处置岗位上。
为了更加高效、规范地开展工作,她主动向出入境部门和检查站同事学习,成功的从一名新手变成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引导8名不同国家进京人员的小能手。
引导处置岗位前置在河北省三河市,每日上岗都需要步行10分钟,刮风下雨都无处躲藏,而她从不叫苦叫累,始终与男民警一同作战,不仅收到了战友们的称赞,更是获得了受助外国友人的感谢。
一日,在引导完一对打算前往中日友好医院孕检的南非夫妇后,这位外国准爸爸再三表示感谢,说道多亏有你在,不然妻子的产检可能就要被耽搁了。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张慕歆的心间涌起了暖意,也正是这一句句朴实的感谢,更加坚定了她从警的步伐。
张慕歆的未婚夫也是警察,战疫开始以来,两人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无暇见面,然而正是因为同为战友,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也愈加深刻,不需要过多言语,就能够明白一切付出的意义。
当我在岗位上用英语帮助外国友人解决困难的时候,职业荣誉感油然而生,这,是我的荣耀。--张慕歆
03你笑起来真好看!
她叫朱琪,年纪最小的她始终承担着车辆查验任务。勤务开始的时间早,朱琪努力克服自己贪睡的小习惯,从一开始每天定3个闹钟,到自主4点起床准备。
到达岗位后,朱琪总是第一个上岗迎接进京的车辆。停车、测温、查证……每个环节都已经牢牢印在她的脑海里。长时间的站立使她双腿发麻,大量的尾气让她呼吸不畅,通道里加大的风吹到她睁不开眼,而她始终坚守岗位。
过往的群众们也时常问候这位眼熟的小姑娘,也让她心中一直暖洋洋的,弯弯的笑眼也更加明亮。
在一次查验中,朱琪留意到车内有一位老人没有佩戴口罩,她便拿出了自己的备用口罩给了老人,并耐心告知老人家人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老人家人对她的细心跟暖心连连表示道谢,感慨道:“你看着跟我的女儿一样大,真是辛苦你们了!”朱琪听罢,敬着礼,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而这样的暖心故事,每日都在上演,她灿烂的笑容也在不断传递着温暖,传递着副中心警察的时刻守护。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只有敢于担当、无惧艰险,才能对得起头顶的国徽。--朱琪
一日日,迎接朝阳
一次次,全力服务
为了胜任每一份平凡
而又重要的工作
她们在疲倦辛苦中前行
在风霜雪雨中跋涉
在春意朦胧中坚持
她们在坚守中展现着毫不逊色的
副中心巾帼力量
我们相信,我们坚信
这一战,我们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