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如期而至,春花开了,春风来了,万物复苏,一如往年。但今年的春天也有些不太一样,戴口罩成为穿搭必备,保持距离成为社交礼仪,“云赏春”成为新时尚……因为疫情,许多人无法在阳光和花海中亲身感受这个春天的明艳。然而,有一些人奔赴基层,奔忙于一线,用责任与担当,用坚守与信仰,用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温情,给这个春天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明艳。通州区人民法院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员干警也在“这些人”中……
致敬的温度 七旬老兵的敬礼
“您好!请您出示社区出入通行证。”通州法院下沉社区党员黄勇花和赵凡正在葛布店东里小区门口执勤。
作为防疫“守门员”,执勤期间,黄勇花和赵凡已经发现了多起无证出入小区事件。
在一次执勤中,一名男子欲外出,赵凡按常规检查其出入证,这名男子称自己没有出入证并询问如何办理,赵凡耐心告知却发现男子闪烁其辞,反复追问下,男子才交待其尚处于隔离期。
赵凡将这名男子劝返,向其重申了隔离要求,提示其注意自身及他人健康安全,最终,这名男子返回住处,并表示将配合小区防疫工作。
这天,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上前对黄勇花说:“看你们每天都在这里执勤,辛苦了。”黄勇花腼腆地笑笑:“我们是法院下沉社区的党员,是志愿者,应该的!”话刚说完,老人突然站得笔直,对着包括黄勇花在内的几名执勤人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名老人是一名老兵,今年已经70多岁了,老兵敬礼这一幕让黄勇花眼眶有些微微发酸,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专业的温度 两个“战场”无缝衔接
李文科是通州法院第二批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的党员,主要负责小区门岗检查、体温测量等工作。
一天,社区居委会李主任来到小区门口,经沟通,原来是当晚有一名湖北返京人员需由小区接收,李文科知道后,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经过数小时的等待,载着湖北返京人员的大巴驶到小区门口,两名身穿隔离服的工作人员与李主任进行签字交接,随后,李文科和李主任一起,为这名湖北返京人员办理了居家隔离证,并引导其测量体温、填写登记表。
期间,李文科多次表达关心,并耐心讲解社区防疫规定。湖北返京人员表示会严格遵守社区疫情防控要求,在隔离期内不外出。李主任直夸李文科工作有耐心、够细心。
除了坚守好基层防疫“战场”外,作为法院干警,李文科没有忘记本职“战场”。
李文科所在的庭室是刑事审判庭,而他所在的组主要负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
“运河启航”是通州法院专门面向未成年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疫情期间,李文科负责每周编发面向未成年人的疫情防控法律文章,日前,他刚对一篇假冒慈善机构诈骗的案例进行了最后编辑。此次下沉社区,李文科还将防疫、审判两个“战场”连接起来,在他的战“疫”岗位上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未成年人法律宣传送温暖活动,李文科所在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场见证并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李文科和他的同事们向过往儿童和家长赠送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漫话法律》系列普法书籍,并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肯定。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一声声“谢谢”,让防疫检查现场变得更加温暖。
认真的温度 值得信赖的“守门员”
赖秀林和尹博文是通州法院下沉社区的党员干警,负责在乔庄北街社区执勤。
一天,在熙熙攘攘进入小区的人群中,有一行四人向小区门口走来,尹博文发现行走在最后的男子神态动作显得很不自然,于是请该男子出示出入证。该名男子手部僵硬,仍然以出入证背面视人,经认真查看,尹博文发现出入证是其他小区的。
这引起了尹博文的高度警觉,赶紧叫住其余三名人员,并与赖秀林一起核查三人证件,发现还有一人手持假证。持有真证的二人称是与其余两人来小区看房。随后,四人离开了小区。
片刻后,持有真证的二人再次试图进入小区。赖秀林详细询问二人住所具体门牌号,二人说自己是租户,但他们陈述的门牌号不一,明显存在蹊跷,于是赖秀林让二人分别登记身份信息、居住信息,与此同时,尹博文协助赖秀林联系小区物业人员核查二人身份。
赖秀林让二人等待物业人员的核查结果,听闻此,正在登记的一名男子划掉先前书写的姓名,欲离开。鉴于四人言行十分不符合常理,赖秀林、尹博文与其他防疫人员一起在保障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稳住四人并报警。后警方到场,将四人带走调查。
与赖秀林、尹博文一起执勤的社区工作者说:“法院的下沉党员工作都非常认真仔细,他们多一份认真,小区居民就多一份安心。”
理解的温度 “你们辛苦了!”
贾来喜是通州法院的一名老党员了,这次单位组织党员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他主动报了名。
一天下午,贾来喜正在小区门口执勤,迎面走来一名推着自行车的中年女士,测完体温后,中年女士指着自行车前车筐里的一箱矿泉水说:“您把这水搬下去。”
贾来喜一愣,那名女士紧接着说:“你们喝。”
贾来喜忙说:“不用,您别客气,我们这有水。”
但女士很坚持:“今天天气热,你们很辛苦,这是专门给你们买的。”
贾来喜一时不知如何婉拒,只连说:“没事,应该的,应该的。”
那名中年女士将车推到一旁停稳后,把那箱水往门岗执勤人员跟前一放,推着车就走了。贾来喜看着地上的那箱水若有所思,那箱水是一份心意、一份肯定,也是一份理解。
张培执勤的幸福艺居小区是个有1400多户近4000人的大社区,人来人往,车流不息。
重复量体温、看出入证,绝大多数居民表现出的都是理解和配合,经常会有人道一句“辛苦了”,这让张培倍感温暖,她说:“我觉的这是一种信任、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支持。”
有一天,张培看到和她一起执勤的保安大哥的口罩都已经用到外部起球了还舍不得扔掉,于是特意从网上订购了一次性口罩送给他,保安大哥连声感谢。
张培说:“可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感谢他,感谢千千万像他一样无名的坚守者。”
一个郑重的军礼、一次认真的执勤、一场温暖的普法活动、一句真诚的“辛苦了”……
下沉党员和基层工作者们在用行动传递温度,用温度凝聚温情,用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温情,明艳这个不一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