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通州

法律援助温暖贫困群体 优质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本站发表时间:[2020-06-0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贫困户遇到法律问题,头疼着急之余还希望有专业人士出手相助。近年来,通州区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应援尽援、能援则援”的工作目标,出实招助力脱贫攻坚,用优质服务温暖贫困群体。

  李某是从甘肃老家来京的务工人员,一直跟着包工头曾某在工地干活,由于发包方拖欠曾某工程款,李某的工资也发放不了。为了要到工钱,他将曾某关在屋子里,向其索要工资。2017年7月14日,李某等人因涉嫌非法拘禁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李某的家人急忙从甘肃赶来,到通州区法援中心为李某申请法律援助。

  在接待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李某是贫困户,于是免去其开具《经济困难证明》,直接认定为经济困难,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辩护。在律师的帮助下,法院对李某从轻处罚。“要让贫困户平等享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同时在特定方面予以关照,降低申请门槛,让他们感受到法治的温暖。” 区法律援助中心敖志国主任表示。

  多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秉承着“扶贫助弱,应援尽援”的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措施,增强服务能力,为困难群众享受法律援助服务带来更多便利。

  2019年3月,张某一瘸一拐来到通州区法律援助中心,给工作人员出示了老家的《扶贫手册》,他在工地拆彩钢板时,从三米高的墙上坠落,导致右腿粉碎性骨折,医生建议住院并手术。雇主认为在北京手术费用过高,于是将张某送回河南老家保守治疗,给了5000元后就不再过问此事。张某告诉工作人员,“我自己垫付了1万余元,家里本来就贫困,摔伤后就更没法干活了。雇主让我去法院告他,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当天,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就为张某办理了申请手续,并指派律师代理该案。在律师的帮助下,法院判决雇主赔偿张某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5.3万元。“感谢法律援助,让我们贫困户也能打得起官司。”张某向援助律师表达了感谢。

  法律援助中心将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通过“绿色通道”,解群众之所急。

  65岁的田某是张家湾镇的特困户,四级智力残疾人,一直与父母和弟弟一起生活。父母去世后,田某居住在父母遗留下来的三间正房内,弟弟负责照顾田某的日常生活。由于年久失修,房子逐渐变成危房,不再适合居住,弟弟想帮助田某翻建。但是经过咨询律师,弟弟得知该房屋属于父母遗产,需要先行继承,才可以进行相关处置。因继承有争议,需要通过诉讼解决。2019年11年,弟弟作为田某的监护人,帮助其向通州区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田某的弟弟说,“工作人员很快就接待了我,因为我的哥哥是残疾人、特困户,法援中心直接认定为经济困难,不再需要开具证明,十分人性化。”目前,援助律师正在跟进该案进展。

  自2017年以来,通州区法援中心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42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36565人次,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约9731万元。在一件件援助案件中,通州区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了法律援助服务,为脱贫攻坚提供法治助力。


[供稿单位:通州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