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通州

“接稳”人民诉求 “办好”群众难事,通州区深入学习宣传《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

本站发表时间:[2021-11-26] 来源:平安通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实施。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10月8日召开的《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上强调,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领导、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成员、市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通州区机关、单位、社区村代表在主会场参加,并在各区、街巷社区村设立分会场,共12000余人通过视频形式参加。通州区开展全方位、多对象、多角度、多渠道的《条例》宣传活动,多向发力,精准滴灌,构建立体化宣传模式,推动《条例》精神在副中心大地上落地生根。

  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部署。10月13日,通州区召开全区范围内的《条例》动员部署会,赵磊书记要求,要抓好《条例》在副中心落地、落实,同时要求各单位在办理群众诉求过程中,要有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树牢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有关部门、各委办局、街道 乡镇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

  抓牢关键群体,多对象受力。狠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10月21日上午,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学习扩大会开暨《条例》报告会。区委书记赵磊、区政协书记赵玉影参加学习。区委、各委办局党委(党组)、街道乡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成员分别参加学习。会议要求深刻领会《条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全区接诉即办工作。把握村居民这个“关键基础”。依托“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带动居民、村民了解掌握《条例》。组织各街道乡镇司法所开展《条例》的宣传讲座。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近距离、实解除的向身边居民、村民讲解《条例》。让居民、村民真正了解掌握《条例》的内容和接诉即办工作的流程,保障居民、村民合法、合理的信访活动,避免违法信访、恶意上访。盯准流动人口这个“关键变量”。以“法律进地铁”为突破口,加大对流动人员《条例》宣传力度。制作《条例》相关宣传材料,定期配送至地铁6号线、八通线通州各站区,同时在地铁站台宣传栏和电子屏不定时展出《条例》内容。保证流动人员在进站以及乘车时可以浏览《条例》,了解掌握如何通过《条例》正确信访,维护自身权利。

  统筹普法资源,多角度助力。充分发挥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职能,紧抓“谁执法谁普法 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采取“扁平化、低重心、双引擎”模式,压实行业系统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普法责任,有效提升《条例》宣传效率,各普法责任单位主动参与、自主开展各类《条例》宣传活动20余场,公、检、法、城管委、相关街道乡镇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10余场。

  依托法治阵地,多渠道蓄力。充分利用实体法治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法治广场、楼门、文化墙、宣传栏、宣传橱窗作用,对全区范围内的法治宣传长廊、宣传栏等展示内容进行更新,在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精品村(社区)等法治文化阵地中增加《条例》相关内容,依托社区电子屏、楼宇电视等现代传播方式对《条例》知识进行循环式宣传,利用“法律进公交”“法律进地铁”等方式,在公共场所展播《条例》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司法局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同时,建立通州区新媒体普法矩阵,积极整合镇街、委办局、司法所等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条例》专题资讯200余篇。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