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通州

保民安、解民忧、暖民心 通州法院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

本站发表时间:[2022-01-20] 来源:通州法院 作者:北京政法网

2021年起,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2022年1月19日上午,通州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体工作情况,推进实践活动的典型做法和成果成效。

据介绍,通州法院2021年审结刑事案件1747件、审结民商事案件47609件,制定《关于在全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确定7项院级实事清单,19项具体推进措施,实事项目61个,现项目已全部高质量完成。此外,通州法院召开“开门纳谏抓教育 倾听民意促整顿”法院开放日活动,积极深入矛盾纠纷易发地,走访服务对象、特殊群体、困难企业100余次,倾听社会各界声音,采纳意见建议30条。疫情期间,通州法院先后组织两批次800余人次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副中心疫情防控屏障。

严惩犯罪“保民安” 为群众把实事办到“实处”

通州法院依法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相关联犯罪案件116件,有效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等犯罪行为,维护群众财产安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开展审判延伸工作,教育矫治罪错未成年人。依法审理涉婚姻、家事类案件3647件,维护社会家庭和谐,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妥善审理劳动争议类案件1442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利益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疫情期间支持民企延期还贷案”等一批典型案例,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民营企业商事审判白皮书(2016-2021》,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执行工作方面,通州法院回应民生关切,于2021年9月开展“阳光执行月”专项活动,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855件,平均结案用时64.85天,执行到位标的达3800多万元。作为北京法院执行案款发放分会场,为涉事644名当事人发放案款6100万元。为解决群众反映的联系执行法官难问题,向来访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2286人次,有效畅通办案人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渠道。

诉源治理“解民忧”,把实事办到“点上”

通州法院与通州区交通支队合作建立北京市首家道交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诉前成功调解纠纷7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1%,解决争议标的1000余万元。2021年5月13日,通州法院立案法官赴京津冀交界处的梁家务村,为数十名缺乏诉讼经验的老年当事人进行现场立案47件。2021年6月1日,腾清第一批土地50余亩, 6月20日腾清210余亩,将土地交付到迫切等待耕种的村民手中。

为方便上班族,兼顾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通州法院设立“夜间庭审+假日法庭”,全年开展夜间庭审147次,组织夜间调解、谈话、送达等共计300余次,假日庭审196次,切实做到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全年开展巡回审判39次,开展巡回司法确认39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推动“巡回审判+普法讲堂”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延展案件审判功能。开设为民普法“云”课堂,制作“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网络公开课60期,开展“京法巡回讲堂”83期,群众反响良好。

便民诉服“暖民心”,为群众把实事办到“心里”

通州法院在立案诉服大厅设置“党员先锋岗”,设置绿色服务窗口,为残障人士、军人、老人、律师、涉优化营商环境起诉人提供优先立案服务。他们依托法官工作站、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等站点前哨,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提供司法便民服务61次,实质性化解纠纷92起。有效利用12368诉讼服务热线、12345政法民生热线、“诉讼服务一体化”在线响应平台,高效回应基层党委政府、村调解组织诉源治理需求。

在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方面,通州法院建立“三务必”制度,法官助理登记案件时“务必”标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团队阅卷时“务必”认真分析对未成年被告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法官“务必”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为未成年被告人安排心理咨询2次,进行法庭教育11次,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活动9次。通过发放法律类图书、录制宣传视频、指导模拟庭审、开展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帮助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思维习惯。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