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助力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北堤寺村百亩土地顺利春耕,通州法院漷县法庭联合漷县镇司法所,赴北堤寺村进行现场调解、现场立案并现场进行司法确认。通过前期梳理案件事实和多轮协商调解,初步确定调解方案,为现场指导递交材料,签署调解协议、登记立案并进行司法确认做好准备。2023年2月21日上午,漷县法庭顺利解决31户村民因土地租赁产生的纠纷,现场为31户村民发放被拖欠的土地租金首付款21万余元,保证了涉案155亩土地春耕。通州法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优势,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2023年春节上班伊始,漷县法庭驻庭诉前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陈斌便投入到忙碌的调解工作中。在众多的案件中,曹某某诉赵某某、李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引起了陈斌的警觉。
原来曹某某系漷县镇北堤寺村村民,2019年,其将自己承包的位于漷县镇北堤寺村窑北路的4。2亩耕地委托赵某才对外出租。2020年,赵某才将上述土地转交给赵某某、李某二人用于种植大棚蔬菜。
按照约定,赵、李二人每年应当支付曹某某7350元的租金,但2020年至2022年这疫情三年曹某某并未收到该笔租金。截至起诉之日,赵、李二人共拖欠曹某某土地租金2万余元。经进一步了解,同村尚有其余30户村民与曹某某面临同样的问题,涉案土地共计155亩,拖欠租金金额达63万余元。
陈斌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第一时间意识到该案的紧迫性和调解的必要性。眼下正是春耕播种关键期,该案如不能尽快达成调解方案,可能会耽误百余亩土地的春耕工作,进而影响几十户村民的切身利益。
陈斌第一时间联系被告询问涉案土地目前的状况。从赵某某处得知涉案土地目前种子已经下地,但有部分村民称,如不尽快支付租金,就要对涉案土地断水断电。而目前正是秧苗快速生长阶段,一旦断水断电,秧苗生长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得不到保障,后果不堪设想。
陈斌迅速将该案反馈给速裁法官邢怀龙,邢怀龙经分析研判后决定依托运行成熟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加快案件的办理进度并尽最大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意见。通过与属地村委会和漷县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沟通,多方参与开展调解工作。经过10余天的努力,曹某某诉赵某某、李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得以顺利调解。另外30户村民与赵某某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赵某某初步承诺于签订协议当天支付首笔拖欠租金21万余元,2023年6月15日前一次性付清剩余40余万元的租金。
2023年2月21日上午,漷县法庭工作人员、北堤寺村涉案30户村民、漷县镇政府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人民调解员、北堤寺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等一行人早早来到案涉租赁地块前,在众人的见证下,30户村民一一与赵某某签署调解协议,并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盖章确认。
与此同时,赵某某将协议中承诺的第一笔租金共计21。07万元,现场支付给30户村民。同时,在通州法院立案人员的指导下,30户村民纷纷向递交了司法确认申请材料。在北堤寺村委会现场的调解工作忙碌而有序进行的同时,在距离北堤寺村委会十余公里的漷县法庭里,速裁法官邢怀龙团队成员也正在紧张地制作着司法确认裁定书。为的就是争分夺秒,第一时间让村民拿到经过法院确认生效的调解协议。一方面让村民放心,拖欠了三年的租金终于有着落了,另一方面也让赵某某放心,已经下了地的蔬菜秧苗也能顺利得以生长。
漷县法庭维护农民切实利益、助力春耕播种依托一站式多元解纷四级网络解决群众纠纷的行为,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点赞。村民称,漷县法庭真正做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土地承包人赵李二人称,这次纠纷通过调解解决,避免合同被解除导致双方受损,也切实为自己经营解忧纾困,确保春耕播种顺利进行;村委会主任称,“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真是替村委会解决了大难题;漷县镇政府工作人员称,一站式多元解纷通过府院联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实现解纷网络全覆盖,矛盾纠纷不出镇,为乡村和谐稳定、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