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西城

父子数年不相见 法官“云调解”助亲情归位

本站发表时间:[2020-06-10] 来源:北京西城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一般而言,父母与子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簿公堂。近日,西城法院立案速裁法官张昂就办理了一件赡养费纠纷的案件,徐阿姨和老伴邱老先生起诉儿子小晨支付赡养费。

  “张法官,麻烦您了。我们老两口都上了岁数,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我一直有心脏病,老伴他近年还半身不遂。这几年和儿子关系越来越僵,他爸爸生病住院时都没来医院看望,平时就更没有来往了。我们真是没辙了啊,不然也不会告到您这来。”徐阿姨在电话中向张昂法官无助地哭诉。

  “他们俩在我最需要那笔退役补助的时候没还给我那笔钱,后来我谈对象时他们也总是不满意,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也不关心我,就紧握着我的钱,说实话,我这几年对父母真是心灰意冷了。”联系小晨时,小晨不断地向张昂法官诉说自己的委屈和不满。

  张昂法官受理本案后,第一时间与双方进行沟通,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小晨2012年退役的时候曾将十余万元的补助交由父母保管。之后小晨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多次想向父母要回代为保管的补助,但两位老人觉得家里本来就没有太多积蓄,小晨的投资想法又有些不切实际,就没有将这笔钱交还给小晨,一家人也因此心生嫌隙。在小晨的个人问题上一家人也存在不少分歧,闹过很多次矛盾,长此以往,小晨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化,甚至连续几年小晨都没回家看望过父母,连父亲生病时也没有看望陪护。近几年,两位老人一方面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济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无法继续承受与儿子日渐疏离的痛苦,万般无奈下只好以支付赡养费为由将小晨诉至法院。

  张昂法官在掌握双方的思想动态后,将修复亲情作为切入点,与调解员密切配合,同双方深入沟通。尤其是与小晨深入谈心释法,从赡养义务谈到人伦亲情,从回顾家庭过往幸福谈到未来生活打算,小晨逐渐认识到,在亲情面前,过往的斤斤计较是多么微不足道,身为子女,自己充分赡养和关爱父母的职责还需要履行。由于二老身体不便,张昂法官通过线上云法庭的方式组织了徐阿姨和老伴与儿子小晨线上见面,在云法庭上,张昂法官给双方足够的时间沟通化解近几年的心结,也耐心地进行疏导给双方解疑释惑,最终老两口和儿子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对赡养费达成了一致意见,邱老先生和徐阿姨也主动提出要将退役补助和利息一分不差地归还给小晨。

  法官感言

  定分止争是法官的本职工作,但对于很多家事类案件,抓住亲情纽带,解开彼此心结才是工作的突破点,这需要法官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本案中,徐阿姨和邱老先生表面上是起诉儿子支付赡养费,实则更希望和儿子修复亲情的裂痕,在办理这些案件时,法官必须换位思考,探寻案件起因,让当事人打开自己的心扉,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更加满意。此外,互联网庭审技术的深度运用也给本案当事人带来极大的诉讼便利,在今后的办案过程中,我们也会扩大网上庭审的范围,让更多当事人体会到足不出户化纠纷的便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供稿单位:西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