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西城

喜报!西城法院张爽法官获评2020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本站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北京西城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0年12月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市委书记蔡奇指出,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政协主席吉林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张延昆宣读表彰决定。我院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张爽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爽,女,汉族,198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2014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016年荣获北京市法院先进法官、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政法系统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称号,2017年6月当选为北京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18年荣获第十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争创奖、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首都劳动奖章,2019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余年以来,张爽办理案件4000余件,2014年起,她专门审理离婚、继承、赡养、抚养等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家事纠纷案件。她以“治家庭的病,解社会的忧”为己任,将全流程调解、心理疏导、判后回访、反家暴联动等工作机制融入审判实践,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她带领的家事审判团队获评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荣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经西城区妇联组织的百姓宣讲团面向辖区单位进行宣讲,新华网、北京电视台均对她和所在的家事审判团队进行过宣传报道。她通过法院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绿色通道”,对涉家暴案件的女性申请人提供司法保障和帮扶,案件办理完毕后仍定期对申请人回访长达一年。她利用妇联组织提供的心理咨询师资源,为二十余人次的当事人进行了免费心理疏导,使当事人平复情绪、理智面对家庭矛盾,提高修复感情创伤的积极性,避免了多起因为一时冲动导致离婚的不利结果发生。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课件,多次走访基层单位和社区,面向公众进行普法宣传,多次接受法制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专访并发表普法宣传文章。

  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表彰了北京市664名劳动模范、484名先进工作者、186各模范集体、30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0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并为受表彰代表颁奖。

  张爽故事

  2007年,怀着对法律的热爱与敬畏,张爽来到西城法院,职业抉择与个人梦想的契合使她成为最幸福的人。多年的家事审判经验更孕育了她不一样的眼光,她总是说:“家事案件三分法理,七分人情,不能简单直接地适用法律,而要与人的心灵做沟通。”

  “家事无小事,事事牵人心”,家事纠纷背后一定有一个隐形的病根儿,只有找到这个病根儿,才能治好家庭的病,守护社会的和谐。

  2017年春天,张爽审理了一起特殊的赡养案,一位六十多岁、刚退休不久的母亲状告自己的独生女每月支付赡养费1000元。“这个案子有点怪”,是张爽的第一感觉,因为赡养纠纷的原告一般都是没有收入来源或者医药费开销很大的老年人,被告往往是经济拮据的子女,而这个案子中,原、被告看着都不太符合。

  带着心中的疑虑,她很快组织了第一次开庭。法庭上,母亲一直盯着女儿,女儿却低着头,神情忧虑,不肯与母亲对视。张爽通过询问得知母亲身体状况和退休收入都很不错,还没问完,母亲的眼睛就红了:“我生她养她,可十多年来她都不愿与我相见,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我万不得已只能起诉,我要她每年节假日都带着外孙回老家探望我和她的父亲。”面对母亲的控诉,女儿满脸的委屈:“我同意支付赡养费,但是做不到探望,我不敢见她,不敢与她联系。”

  张爽意识到,法律纠纷的背后是母女多年的心结。现在,母亲情绪激动,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女儿内心绝望、封闭,对未来不抱希望。如果继续开庭,依法裁判,也许对自己来说,可以顺利结案,但却失去了让母女重归于好的机会。只有通过特殊方法才能让这对母女敞开心扉。庭审后,张爽通过与妇联联合设立的妇女维权合议庭平台,寻找到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义务为这对母女进行心理评估。

  原来,这位母亲在家中比较强势,从小就为女儿规划一切。长此以往,女儿变得逆反,最终违背母亲的意愿离家去外地工作,还断了联系。

  推开心理评估室房门的那一刻,张爽看到了让她至今难忘的场景,母女俩泪流满面。母亲拉着她的手说,“法官,谢谢你,这是我与女儿几年来唯一一次安静地坐下来好好说话呀,我是真想我闺女啊”。女儿也说,“与母亲的紧张关系让我太痛苦了,今天说出来,心里总算舒服了些,谢谢你们”。最终,女儿表示,愿意探望父母,缓和母女关系;母亲也表示,心结打开了,起诉也没必要了。

  张爽法官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我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事法官每办好一个案子,就像为家庭打开一扇门,让阳光普照,让家庭成员重拾爱与温暖。我要将荣誉化为动力,继续秉持一心为民的情怀,锻造担当作为的品格,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供稿单位:西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