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是出入境管理大队人对民警刘文英的昵称。不仅因为她曾经是名老师,更是因为她具有长者的深度、气度与温度。
刘文英,现为西城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接待大厅证件受理组组长,2008年调入大厅工作。从“三尺讲台”到“一扇窗口”,对刘老师来说,变化的是“专业”,不变的也是专业。
从事出入境管理工作10多年间,她接到群众锦旗、信件表扬百余件,电话、口头表扬不胜枚举,涉访涉诉零投诉……她的专业精神得到了群众的口碑。
10多年间,她整理出两大本出入境业务知识“百科全书”,一本是《出入境各项业务知识及演变渊源》、一本是《出入境业务问题习题集汇编》,还有,经她整理的“出入境证件办理‘一二三’工作法”,这些都是大厅人的工作“小红书”……她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敬佩。
如果说,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是刘老师延续的“教师深度”,那么,不计个人得失的胸襟则是她身为人民警察的气度!
在办理一起澳门签注业务时,由于申请人出具的材料日期不符合要求,不能办理。刘老师一边安慰申请人,一边联系“出函”机构,找到解决办法后,就要求对方重新出具,并一直等到申请人重新来办理,办理完成时,已是深夜时分。临走时,申请人为刘老师点赞感谢:
“要是没有您,我肯定赶不上这次旅行,耽误了您的下班时间,真诚感谢!为您点赞。”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帮助“马大哈”群众收拾并发还遗失的小物件,耐心解答群众的“花式”提问……
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并全力解决问题是眼界和胸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浅淡温和的笑容是挂在刘老师脸上的气度,也是她为民服务的心态!
在出入境大厅工作这些年来,让刘老师引以为傲的则是,在她的建议下,大厅建立起“爱心饮水站”,为首都治安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导员、环卫工人、快递员等公共服务人员提供饮水服务,助力社会公益,收到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2020年,刘老师借助“放管服”改革,提出大厅人“服务在手边”品牌建议,得到了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在她的一力承担下,建立起出入境接待大厅“爱心母婴室”,个性化的服务让大厅的政务服务再上层楼。
回想爱心母婴室的建立过程,刘老师说,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很不容易,作为一名中年女民警,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多次想要放弃。但每当这时,我就想到那位母亲和孩子满意而又真诚的笑容,想到西城公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红墙卫士”精神,仿佛又充满了能量……
人们常说,做事做人要有“温度”,人民警察的温度是对公安事业、对百姓强烈的责任感,和发自心底的热爱!做一名有深度、有气度,有温度的人民警察,就像刘老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