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整顿工作中,为进一步落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提供优质检察产品的要求,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宋海为第五检察部进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培训,这是我院党建与业建深度融合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将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整顿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次深刻实践教育。
培训伊始,宋海副检察长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民事检察接待工作中询问当事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在大家回答程序权利保障、检察人员亲历性要求、了解当事人真实想法、判断信访风险等具体目的之后,宋海副检察长指出,应当有一个更高的理念,就是“向当事人传递司法公正的信息”——不能只做司法办案的工匠,而要全心全意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检察产品。
关于如何做好民事询问工作,宋海副检察长讲授了五大要点。
一是把握好谈话局面,确保有效沟通;
二是把握好接待节奏,力求详略得当;
三是建立起信任关系,传递公正信息;
四是展示检察专业性,适时释法说理;
五是接待程序规范化,彰显程序正义,力求接待中每一个环节均让当事人感受到检察接待程序规范,依法进行。
宋海副检察长指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不仅要学习和改进接待方法和询问技巧,关注和完善接待工作细节,更要进行思想上的刮骨疗毒。民事检察人员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折射出思想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工作中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提升:
一是要全面准确预判工作中的困难,进一步加强研判、正视困难、积极应对;
二是必须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高度上看待民事检察工作,尽最大努力向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检察产品,切实将询问过程中传递司法公正信息看作提供优质检察产品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三是进一步提升工作积极主动性,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激发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学史明理,学史力行,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传统和法宝。在与大家分享《火种》学习心得时,宋海副检察长指出,正如古田会议决议关于红军的革命任务“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我们民事检察人员不仅提供民事案件的审查结果,还要尽最大努力向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检察产品,通过我们民事检察工作传递司法公正信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帮助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伟大理想,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多个方面不断努力,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第五检察部干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认识到,不仅提请抗诉、提出检察建议的审查结果彰显司法公正,任何案件接待工作同样能够向社会传递司法公正的信息,一定将此次培训所学运用到以后的民事检察接待工作中,实现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要重视每一次接待,把握每一个细节,把向社会传递司法公正、让人民满意作为民事接待工作的常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