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西城

【我为群众办实事】西城法院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举措

本站发表时间:[2021-04-14] 来源:北京西城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进一步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西城法院推出10条具体举措,着力解决司法领域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1.繁简分流更优化
  主要内容:深化“多元调解+速裁” 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优化常驻调解员队伍,拓宽特邀调解员来源,积极探索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畅通调解、速裁和精审衔接流转机制,引导更多的案件适用在线调解方式,提高调解工作效果。
  2.立案登记更便民
  主要内容:立案大厅设置导诉人员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方式、立案途径、文书写作等立案指引,同时备有起诉书、授权委托书等模板材料。配备自助办理终端设备,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北京移动微法院的注册、立案、查询。积极落实跨域立案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进跨境立案服务,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3.“一站式”诉讼服务更便捷
  主要内容:诉服大厅配备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导诉法官,现场解答群众有关诉讼事项的疑问。设置专人为老年人、听障者等提供全流程帮办服务,消除“数字鸿沟”,为弱势群体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集约送达中心提供多种送达方式,缴费退费一次性办理完成,为群众提供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的诉讼服务。
  4.12368服务热线更畅通
  主要内容:新增一条12368诉讼服务热线,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开展法官助理轮流值班接听12368热线工作,进一步扩大电话回访范围,推动当事人诉求实质性解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接诉即办”工作的满意度。
  5.家事案件青少年心理疏导更及时
  主要内容:依托西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和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构建合作机制,将专业心理疏导力量引入家事审判当中,针对家事审判中离婚纠纷、抚养纠纷、探望纠纷以及校园伤害等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疏导,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6.法治护航辖区企业健康发展更有力
  主要内容:认真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依托“诉源治理直通车”企业通道,为企业提供多元司法服务;严格控制延期开庭审理次数和多次开庭的时间间隔,切实让当事人和市场主体感受到审判质效的提升。加大对故意、重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裁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度、效率,在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工作等方面为辖区“老字号”企业建言献策。
  7.诉源治理工作更深入
  主要内容:深化“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工作,深入走访调研,院、庭领导重点深入矛盾纠纷易发地、治安隐患集中地,全体党员干警对接街道社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等,重点走访特殊群体、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众,充分听取呼声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8.长期未结案清理更高效
  主要内容:加强源头预防控制,扩大长期未结案督办范围,将管理关口延伸到审理期限超过六个月的案件。严格落实院庭领导双重“包案”责任制,规范委托鉴定评估工作,开展延长、扣除审限专项评查,坚决整治案件久拖不决、违规延长审限等问题。
  9.当事人胜诉权益实现更快速
  主要内容: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完善与公安机关联合打击犯罪工作机制;加大涉民生、涉黑恶、涉金融财产案件执行力度,构建快速、规范、安全的案款发放机制,探索处置股权类涉案财产的有效方法,依法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
  10.普法宣传更加精准
  主要内容:发挥“京法巡回讲堂”和“诉源治理直通车”的平台优势,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多形式的普法活动,在全社会深入弘扬法治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2021年4月13日


[供稿单位:西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