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受理了一个盗窃案。案情比较简单,证据也比较扎实。但是,在审查赵某的个人信息时,承办检察官发现,这么一个刚满23岁的小伙子却已经两次因为盗窃被判处刑罚,这次是刑满释放不足半年再次入室盗窃手机。
初次见面,嫌疑人赵某对这起盗窃事实供认不讳,满脸写着三个字:无所谓。承办检察官觉得,刑罚似乎对这个有些叛逆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失效了。“但他才23岁啊,还有大好的青春和未来。”
案件事实部分讯问结束后,检察官办案组换了一个话题,跟赵某聊起了未来:未来他想从事什么工作,找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什么时候娶妻……这个年轻人略带腼腆。突然,他说:“我要跟过去告别,把自己处理的干干净净。我要坦白我之前还在东城偷过一次手机。”
经过与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东城分局联系,检察官办案组认真审查了赵某主动坦白的事实,决定将赵某在西城区、东城区盗窃的事实一并起诉到法院。赵某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2021年8月,经过线上开庭,西城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当庭宣判。
检察官提醒
西城检察院在案件办理中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既要正义看得见,也要道理讲得明。释法说理不仅仅局限于讲清楚法律本身的道理,也要及时进行犯罪预防,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青春是最美好的字眼,但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诱惑,站在人生岔路口上,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要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多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后,更需要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引导他们与人为善,让他们重新走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