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西城

案中寻蛛丝马迹 识破嫌疑人伪装

本站发表时间:[2021-09-26] 来源:西城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西检普法】案中寻蛛丝马迹 识破嫌疑人伪装

  2021年7月,公安机关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逮捕王某涉嫌诈骗罪一案。案情简单明了:王某是一名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在潘家园附近当保安,休息时总喜欢去潘家园市场转转,逐渐对书画产生了兴趣。王某在与各个书画社老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书画圈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参展、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一员。于是,王某动起了歪心思,想出了一个赚钱的方法。2019年4月间王某自称是中国文联工作人员,谎称能够为被害人张某办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证,在骗取被害人现金人民币10000元之后,王某就消失了。

  被害人报案后,王某于2021年5月被公安机关抓获。王某被抓后,其家属也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被害人表示了谅解。王某认罪态度极好,无前科劣迹,已经赔偿了被害人损失,是否存在从轻处罚情节呢?

  被害人的一句话 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经审查,王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自己的本名,而是虚构了一个姓名。但被害人在报案时却准确说出了王某的真实姓名。那么被害人是如何知晓王某本名的呢?为此,检察官详细询问了被害人,被害人张某说:“因为我有个朋友刘某也找他办过书法家协会的证,当时他管我朋友要10万元呢!我朋友在给他转账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说,转账对方姓名与他告诉我们的姓名不一致,不能办理转账业务,没有转账成功,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他叫王某。”

  “办理书法家协会会员”、“10万元”、“转账未成功”,被害人的一句话里显示的这些信息,如果查证属实的话,王某已经涉嫌另一起数额巨大的诈骗未遂犯罪了。检察机关迅速展开调查,联系到了被害人的朋友刘某,证实了王某以办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证为由,骗取他人10万元人民币未遂的事实。

  巧妙讯问 犯罪嫌疑人露出马脚

  在掌握有关证据之后,检察官立即开展了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王某一脸轻松的把之前在公安机关的供述说了一遍,以为讯问就要结束了,但没想到检察官将环环相扣的问题一个个向他抛来。王某逐渐紧张起来,语无伦次、前后矛盾,戴着手铐的双手紧张得紧握,手心流出的汗都把讯问椅上的小桌板打湿了。王某的供述显然与检察机关已核实的证据相悖,为进一步查明犯罪,检察官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

  果断引导侦查 细致深挖犯罪

  检察机关列明了详细的继续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取证,并提出要对王某的手机进行鉴定。不出所料,通过对手机鉴定的仔细排查,检察机关又发现王某还以办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证为由,诈骗张某人民币三万元的犯罪线索。最终在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查明被告人王某除到案时所供述的诈骗一万元犯罪事实外,还存在诈骗被害人张某三万元、诈骗被害人刘某十万元未遂的犯罪事实。

  艺术造诣岂能买卖 德艺双修方得始终

  2021年9月15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王某犯诈骗罪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一万元。

  被告人王某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值得关注的是,被告人王某之所以得逞,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被害人被名利蒙住了眼,让骗子钻了空子。被害人都是一些热爱书画创作的人士,希望自己的艺术造诣能够得到认可、自己个人能冠以各种重量级的头衔,所以在王某提出只需花费几万元就能办下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毕业证时,就心动了。然而,艺术造诣岂能买卖?殊不知,就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来说,参选条件十分严格,首先要入省级会员后才有机会参选国家级会员,对书法作品的参展经历也是有严格要求。真正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人,都是靠一步步扎实的努力换来的。

  只有秉持对艺术的尊重,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供稿单位:西城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