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西城

敬爱老人、守护少年,他们一直“在线”

本站发表时间:[2022-01-20] 来源:西城区委政法委 作者:北京政法网

平均年龄60多岁,身穿红衣裳、头戴小红帽、手举小红旗,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不图回报……学生上学放学过马路他们管、老人接种疫苗行动不便他们帮,坚持为民服务、邻里守望,这就是北京市西城区志愿服务的金字品牌--“西城大妈”,这一群体多年来坚持用心为民办实事,让爱播撒到西城区的每个角落,散发光芒。

解决老人“微心愿”,他们是养老冲锋的前沿哨兵

自北京市启动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以来,为方便老年人群接种疫苗,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就开始了疫苗接种“花式服务”新风尚。

在什刹海街道西什库31号疫苗接种点,西四北社区的独居老人田佩珍由于视力不好、行动不便,无法独自前往疫苗接种点接种第三针疫苗。家住西四北社区的街道“海心”志愿者服务队李桂源、任丽蓉、刘金英、刘淑英4位“西城大妈”得知后,立即结伴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搀扶送往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

到达疫苗接种点后,志愿者们搀扶和引导老人完成了疫苗接种,医生和工作人员告知了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经过全程仔细周到的服务,田佩珍顺利完成了疫苗接种,老人举起大拇指,笑着给“海心”志愿服务队点赞。

原来,为了激发什刹海地区居民邻里互助、助老敬老的热情,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什刹海街道创造性地组建了“海心”志愿服务队,负责本社区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为22个社区重点保障老人开展政策传达、巡视探访、需求发现、精神慰藉、精准帮扶等服务,助力街道养老服务体系完成。经过多年发展,“海心”志愿服务队扎根社区、服务老人,仅2020年,发掘辖区老人“微心愿”几十件,全年累计为辖区的老人服务时长近8000小时,为辖区困难老年人解决送餐、纸尿裤、陪同就医、擦玻璃、安装扶手等心愿需求,获得困难老人的一致好评。在街道社区的陪伴、支持和引导下,如今,“海心”助老志愿服务队已成长为社区邻里守望的主力,养老冲锋的前沿哨兵。

20年来,她们义务接送孩子们上下学

“孩子们别着急,看好红绿灯”、“来,奶奶带着你过马路”……

“奶奶,又见面啦!”、 “奶奶,辛苦啦”……

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既有老人亲切的问候,也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的马路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但却因为有了她们,而成了让家长们最放心的存在。

这里,是西城区牛街街道牛街四条十字路口,是小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口;她们,是由20多位“西城大妈”组成的牛街东里社区“夕阳红接送队”。在这个没有一点挡头的路口,夏天日晒,冬天风吹,一到冬天,“夕阳红接送队”的奶奶们的鼻尖和脸颊,都被风吹得通红。

这支队伍到底因何而来?原来,2001年牛街大街拓宽了,但是车流量也随之增大,当时牛街大街的十字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路口西边就是回民小学,这个路口是孩子们的必经之路,孩子们放学时独自过马路太危险。于是,东里社区的居民们,自发组成了一支守护他们的队伍。夕阳红接送队日复一日地义务护送着孩子们,一坚持就是20年。

这些年来,她们始终坚持替孩子们遮风挡雨,疫情期间也毫不松懈。“队员李淑琴,真的是十余年没缺勤过一次啊!遇到困难,她也坚持住了,她当时……”队长刘焕焕说道,“行了行了,你也别说了,我既然选择了加入队伍,我就会做好!”两位可爱善良的阿姨聊到她们的队伍,嘴角里都藏着幸福。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除了守护着孩子们,还都是社区的志愿者。她们不图金钱,孩子们的笑容和群众的认可,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