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关爱明天 法护成长 普法学法进万家”法治嘉年华暨全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金中都公园举行。
西城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桑硼飞出席活动并讲话。北京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马凯等参加活动,西城区妇联主席王晓谦主持启动式。全区15个街道近200个普法学法志愿家庭和景区游客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西城区妇联和区司法局主办,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晨夕法律服务中心和蓟城山水集团共同承办,广外街道和西城普法联盟相关单位协办。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三周年之际,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面向家庭开展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培育模范守法家庭,树立良好家风,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打造全社会多元参与的普法模式,同时营造全区学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西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副组长李程介绍了活动情况。
青少年是“八五”普法的重点对象。从2022年起,西城区妇联和区司法局联合开展“关爱明天 法护成长 普法学法进万家”系列活动,组织了“开学法治第一课”“六一云普法 同心护未来”“家庭学法圆桌论坛”“有法有剧”等主题普法活动,通过普法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持续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法治素养,正是落实“八五”普法重点任务的积极举措和有力尝试。
今年,按照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结合区委“双提升”工程要求,西城区启动全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将从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社区居民和企业单位人员“四个维度”重点开展工作。
桑硼飞讲话并宣布活动启动。他强调,西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结合区委“双提升”工程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在扩大覆盖上下功夫,在创新形式上下功夫,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切实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业务工作与普法工作的结合;各街道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更多开展贴近群众法治需求、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
西城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要与法治文化相结合,依托沈家本故居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普法阵地,并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和提升。
西城普法联盟各参与单位的领导一起上台,推动全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启动卷轴。卷轴徐徐展开,西城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已经开启,法治西城的新画卷等待社会各方共同描绘。
在法治嘉年华互动环节,有展示宪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内容的法治飞行棋;有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相关内容的“法律在身边——你问我答”普法微视频录制,并招募了普法志愿者;现场还设置各类普法主题展板。
活动中,亲子互动,学法普法,气氛融洽,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西城普法联盟宣传区中,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重点宣传文明促进条例,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则意识;区委政法委重点从防范邪教展开宣传;区委网信办向群众宣传互联网法律法规;区禁毒办宣传禁毒条例;区法院和区司法局的普法志愿者们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赠送孩子们漫话民法典图书;区妇联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区消防救援支队传授消防器材使用知识,宣传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区红十字会培训徒手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宣传红十字会法;广外街道围绕“红墙映童心,少年向阳生”主题,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困境儿童帮扶救助政策等内容。区司法局还在现场进行科普宣传。
主办协办单位共同为参加活动的家庭赠送 “暖心普法大礼包”,包含民法典、以案释法宣传册、急救手册等家庭常用法律法规和生活指南等宣传品共计2000余份。
广外街道工委书记杜洪悦,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学涛,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调研员,区委依法治区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陈玉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许建,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委依法治区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闫睿,区委网信办副主任、区委依法治区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杨凯,区禁毒办副主任、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政委段雪冬,区法院民二庭庭长郑杨,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蔡莹媛,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三处处长赵廉洁,广外街道工委副书记李洪敬等参加活动。